菜谱网 血蛤 介绍

生活习性

生活在潮间带至浅海的软泥海底,多在潮流畅通、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栖息。一般泥层埋深约0.5~1厘米,蛤苗(壳长0.3~0.5厘米)在泥层中仅潜埋0.1~0.2厘米。
血蛤为广盐性贝类,在海水比重1.008~1.022之间均能正常生活,比重1.015~1.018时更适于它的生长和繁殖,比重低于1.004时则会窒息死亡。对温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泥温0~35℃条件下均能正常生活,高于35℃时,出现麻痹状态,40℃时则出现死亡,0℃以下出现冻伤。耐干露能力极强,在气温5~10℃可耐干露28~30天。因此,苗在长距离运输中,成活率极高。
成体营埋栖生活,但其稚贝则营附着生活。用足丝附着在表层泥土中的砂粒上。因此,苗多发生在半砂半泥的海滩上。壳长达0.1~0.2厘米以后,足丝消失改营埋栖生活;但在底质较硬的砂泥海滩上,壳长0.3~0.5厘米的泥蚶仍有附着能力。无出入水管,仅在泥滩表层形成相连接的两个水孔,进行海水交换和摄食。因而成蚶适宜生活在中、低潮区。尤以中、低潮区交界处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