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糜子 介绍

营养成分

糜子蛋白质含量12%左右,最高可达14%以上;淀粉含量70%左右,其中糯性品种为67.6%,粳性品种为72.5%。糯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很低,优质糯性品种不含直链淀粉。粳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淀粉总量的4.5%-12.7%,平均为7.5%;脂肪含量3.6%,此外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磷及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

食用方法

糜子及糜子面可以制作多种小吃,风味各异、形色具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制作历史悠久。例如茶汤、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年糕、连毛糕、糕斜儿、清真酥香糖、汤团、粽子、摊花、煎饼、窝窝、火烧、油馍、酸饭、糜子粉、炒米、糜面杏仁茶等。
冲泡:糜子可以研磨,然后用开水、凉水泡食。
熬煮:糜子熬粥,糜子中的蛋白质极易被吸收。
熬汤:糜子可以在熬汤,在熬汤时候,加一点糜子进去,可以提高营养成分。

功效与作用

糜子食用价值

谷粒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可为牲畜饲料。
1、润肠通便。由于糜子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的消化作用,有效防治便秘的发生。
2、美容养颜。糜子中含有的丰富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族可以帮助美容养颜和滋润肤色。
3、名目安神。糜子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2可以安神名目,改善失眠和急躁的情绪。
4、养胃补脾。多吃糜子做成的食物可以帮助养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特别适合脾胃比较虚的人。
5、清热解毒。糜子做成的食物可以治疗毒热、冻疮、脓疮等病症。还能有效的预防由于营养不良所导致的抵抗力下降的问题。

糜子药用价值

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黍米“入脾、胃、大肠、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还可以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呃逆烦渴、泄泻、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等症。
带皮糜子适于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如高压和冠心病、近视、高血脂、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结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睑缘炎、阴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

糜子适用人群

青少年,老人

糜子食用禁忌

不宜与酸性物质同食,否则营养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