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苦瓜 介绍

介绍摘要

苦瓜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L.)葫芦科苦瓜属植物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不分歧。叶柄细长;叶片膜质,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掌状。雌雄同株。雄花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苞片绿色,稍有缘毛;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裂片被柔毛;雄蕊离生。雌花单生,花梗被微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膨大。

病虫防治

猝倒病 [6]
危害症状:猝倒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发生。初时幼苗幼茎基部呈水浸状,而后病部变淡褐色,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子叶尚未凋萎而倒伏。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时有利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所以一般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苗床湿度大时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①苗床消毒:种植前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于植沟中进行土壤消毒处理。②药剂防治: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或用灵·代森或58%甲霜灵·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600倍或32%甲霜·恶霉灵300倍液喷于幼苗基部。
炭疽病
危害症状:瓜条、叶片及茎蔓均可发病。瓜条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时淡黄褐色,后期变红褐色至淡褐色,稍凹陷。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至棕褐色,略湿腐。茎蔓上病斑长圆形,褐色、凹陷,有时龟裂。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②重病地与非瓜类蔬菜进行轮作。③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同时适当控制灌水,雨后要排除积水。④及时摘除病叶、病枝和病瓜,并要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⑤药剂防治:于发病前用25%咪鲜胺1500倍喷施预防;发病时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或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喷施。
褐斑病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周围常有褪绿晕圈,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最终整叶干枯。
防治措施: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②及时搭棚、整枝和摘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③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要氮、磷、钾结合,并喷瓜菜用叶面肥。④适时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注意控制田间湿度。⑤重病地要实行轮作。⑥药剂防治与炭疽病相同。
白粉病
危害症状:叶、叶柄和茎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叶正面、背面初期产生白色小粉点,扩展后为圆形、近圆形稀疏白色粉斑,随病情发展粉斑连片,叶面布满一薄层白粉。病重时,叶片逐渐变黄,最后干枯,使整株生长及结瓜受阻,生育期大大缩短。叶柄、茎蔓发病,病部长满稀疏白粉。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合理密植,及时搭棚、整蔓和摘叶,增强植株通风透光。③采用配方施肥,增施(喷施)中微量元素肥。④适度灌水,不使土壤过湿。⑤药剂防治:于发病前用32.5%嘧菌脂苯醚甲环唑或百菌清喷施预防;发病后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用80%硫磺干悬浮剂600倍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喷施。
病毒病
危害症状:病株叶片上呈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尤以顶部幼嫩茎叶症状明显。新叶不舒展,叶面皱缩,产生黄绿斑驳(俗称鸽子藤),后期黄斑变坏死斑。早期发病,瓜苗生长不良,节间短缩,从下部叶片往上黄枯。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进行种子消毒。③实行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④生长期定期叶面喷施瓜菜用叶面肥,促进生长及壮苗抗病。⑤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和白粉虱,防止传染。⑥发现病株及时拨除、烧毁,并喷施好普700倍预防。⑦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用2%宁南霉素300倍或马啉胍·乙酸铜1500-2000液喷施。
瓜蚜、蓟马和白粉虱
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均栖息在嫩茎、嫩梢或叶背吸取液汁,受害叶片褪色、变黄、卷缩,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并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用噻虫嗪或阿维吡虫啉或阿维啶虫咪1000倍喷杀。
瓜实蝇 [7]  [8]
危害症状:瓜实蝇俗称蜂仔,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瓜无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该虫在我国已成为瓜果的重要虫害。
防治方法:①食物诱杀。在瓜果开花、刚开始长小瓜的时候,每亩用盛唐瓜实蝇害虫食物诱剂“针蜂一号”诱捕器12-15个,且外围密度大,内堂密度小进行诱杀或用红糖、醋、香蕉皮、万灵粉,按2:1:10:1的配比做毒饵诱杀。②用性诱剂1支+安保2包+红糖2两冲30水喷杀。③药剂防治:用4.5%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杀。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斜纹夜蛾
防治方法:用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或5%甲维盐1500倍喷杀。
根结线虫
危害症状:俗称“根瘤菌”。线虫为害根系后形成瘤或根肿,影响吸收肥水,植株生长黄弱。
防治方法:种植时每亩用1%阿维菌素颗粒剂2千克施于植沟中。植株根系被害时用阿维菌素+促根剂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