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

果实含鞣质,其中有葡萄糖没食子鞣甙(glucogall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鞣料云实精(corilagin),原诃子酸(terchebin),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诃子酸(chebulinic acid),诃子次酸(chebulic acid),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3,6-digalloylglucose),干果含粘酸(mucic acid)4%-9%。果皮含没食子酸,油柑酸(phyllemblic acid),余甘子酚(emblicol)。种子含固定油约26%,油中含亚麻酸(linolenic acid)8.8%,亚油酸(linoleic acid)44%,油酸(oleic acid)28.4 %,硬脂酸(stearic acid)2.2%,棕榈酸(palmitic acid)3.0%,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等。
黄酮类化合物
余甘子果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1994 年日本学者用甲醇和水提取余甘子果实,从中得到槲皮素,山 奈 酚-3-O-葡 萄 糖 甙(Kaempferol-3-0-glucoside),槲 皮 素-3-O-葡 萄 糖 甙 (Quercetin-3-0-glucoside),无色飞燕草素leucodelphinidin。
生物碱类
1976年,Ram等从余甘子中分离出了生物碱zeatin.
萜、甾醇和苷类
1978年,Ram等从余甘子中分离出二萜类成分,giberellinA-1, giberellinA-3,giberellinA-4, giberellinA-7, giberellinA-9。2001年,Zhang YJ 等从余甘子根部分离出了三种没药烷型倍半萜类成分,phyllaemblic acid B, phyllaemblic acid C,phyllaemblicin D及苷类:2-羧甲基酚-1-O--D-吡喃葡萄糖苷(2-carboxylmethylphenol 1-0-beta-D-glucopyranoside)及2,6-二甲氧基-4-(2-羟乙基)酚-1-O--D-吡喃葡萄糖苷(2,6-dimethoxy-4-(2-hydroxyethyl)phenol 1-0-beta-D-glucopyranoside)。余甘子中还含有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维生素
余甘子果实中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 ,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pp 等,尤其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可达 0.6%~0.92%,春季果实含量最高,有时甚至可达 1.82%,该含量是苹果维C含量的 160 倍,同时也是柑橘含量的100倍,仅次于水果维生素C 之王的刺梨。
氨基酸
余甘子果实中含 17 种氨基酸,包括了人体所需的 8 种氨基酸,其氨基酸总含量达 185mg/100g,主要有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 赖氨酸。
微量元素
余甘子果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比苹果丰富,主要有硒、锌、钙、磷、铁、钾等。
脂肪酸
余甘子种子含脂肪酸26%,主要包括: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等。
成分特点
滇橄榄含有大量的Vc、VP、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单宁,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A,胡萝卜素、纤维素、果胶、生物碱和钙、磷、铁、钾、钠等。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每百克果肉540~1714mg,更具价值的是所含Vc在高温下十分稳定,在加工中.以100℃4小时,8O℃8小时,60℃13小时的烘烤或日晒后.其维生素C仍保存70%一93%。滇橄榄果实因含有17%以上的单宁,故酸涩味重,鲜食量十分有限,但通过加工,可以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可去除多余的酸涩味,并保留其甘甜的回味。

主要价值

滇橄榄医学研究

国外学者对滇橄榄的研究认为.滇橄榄可治低血糖,有滤尿与降压作用,有治肝炎及抗放射线损伤的作用。我国医学界和科研部门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研究,证明滇橄榄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对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阻断率达90.11%以上。上海和福建两家医院用滇橄榄复方治疗乙型肝炎,总有效率达89.9% ,治愈率达46.6% 。上海华东医院运用滇橄榄汁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其有效率分别为82.4%和100%。
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滇橄榄系列产品清除O2的活力,结果都比较高,尤以滇橄榄粉的活力最高,达25241u/g老年人饮用滇橄榄汁2个月后,血液中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提高1.3倍,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下降11%,小鼠皮夫试验证明,滇橄榄中的有效物质能透过小鼠皮肤,清除皮肤内部的自由基,果蝇试验表明,可延长寿命。

滇橄榄药理研究

抗艾滋病逆转录酶(HIV-1 RT)作用
对 HIV-1 RT的抑制作用可以预防艾滋病,1995年日本学者对41种埃及草药提取物测试抗HIV-IRT活性,在对余甘子的研究中,分离得到鞣质Putranjivain A对HIV-1RT有很强抑制作用,其ID50为3.9µM。
防癌作用
余甘子果实提取物不论体内还是体外,均能够阻断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其阻断率在 90%以上,比同浓度的Vc 高 3~5 倍,表明余甘子具有防癌作用。在体外余甘子的酚酸类成分能抑制人癌细胞株erythromyeloid K562, B-lymphoid Raji, T-lymphoid Jurkat, erythroleukemic HEL.的增生。
抗诱变、抗致畸作用
余甘子水提物能明显减弱由重金属盐Pb(NO3 )2和Al 2(SO4 )3.18H2O所引起的
小鼠骨髓细胞的细胞毒作用(400mg/Kg dry weight,P<0.001),水提物和Vc 有协同作用,共同饲养小鼠,可以降低有害物质氯化锌,间胺黄和乙酰类杀虫剂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全面破坏作用,可以抗镍、镉、铯等引起的诱变。
抗炎作用
余甘子能显著抑制大鼠琼脂性足跖肿胀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缘肿胀,显著抑制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白细胞游出。表明余甘子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渗出作用。抗炎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余甘子能显著抑制急性炎症的发展,改善和缓解炎性症状,对慢性增生性炎症作用不明显 。
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余甘子是一种较好的天然降脂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高血脂有良好的效果,其疗效高于维生素E,对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有一定的疗效。由其鲜果汁精制而成的安摩乐口服液与胶囊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可治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检测无毒副作用。
余甘子果汁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最好。余甘子能使饲喂高胆固醇动物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及LDL水平分别降低 80%,66%,77%及 90%,还可明显抑制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并能加速胆固醇及磷脂从粪便中排泄,说明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干扰胆固醇的吸收有关。
抗氧化作用
脂质过氧化(Lpo)损伤与肿瘤、衰老、心脑血管病、自身免疫疾病、休克、炎症、辐射损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汕头大学学者参考Rieba HCB方法,建立Fe2+诱发脂蛋白PUFA 过氧化体系,用于评价余甘子果汁的AOA(抗氧
化性),经检测表明余甘子有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余甘子果汁粉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血脂、丙二醛水平、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证明余甘子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抗衰老作用
衰老的主要根源是自由基过多,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增高,说明自由基反应增强;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有清除超氧自由基,保护细胞发挥其抗衰老作用。余甘子果实提取物能抑制连苯三酚和肾上腺素的自氧化作用,表明其中含有这一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SOD,每克鲜果含SOD活力为482.14U。
用比较研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余甘子对大、小鼠红细胞SOD、血清Lpo、Zn、Cu和体重量的影响,结果说明余甘子影响大、小鼠体内的自由基反应,降低Lpo含量,提高红细胞 SOD 活性及相关的Zn,Cu水平。临床研究表明余甘子使红细胞SOD活力明显增加,高于服用前(P<0.01),上升率 100%,血浆中Lpo含量下降,下降率为 73%,表明余甘子可能具有延缓、拮抗衰老进程的作用。
保肝作用
余甘子的水提醇沉物对扑热息痛、硫代乙酰胺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对 D-半乳糖胺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的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细胞,减少肝损伤,抗肝纤维化作用。50%乙醇提取物余甘子能明显降低血清 SGPT,胆固醇和脂质体(P<0.005),从而达到保肝效果。
对胃肠道的作用
1 抗溃疡作用
余甘子果实水提物的丁醇部分有抗溃疡作用。余甘子丁醇部分对消炎痛所致实验性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消炎痛所致的小鼠的溃疡面胃粘膜分泌物及氨基己糖增多(P<0.001),其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2 抗腹泻作用
余甘果汁合剂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对部分病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病毒性肠炎,对一般的细菌性肠炎有抗生素之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有极显著意义(P<0.001),但对毒性较强的致病菌痢疾杆菌无效。因此,对一般的小儿腹泻用余甘子治疗颇为适宜。
免疫调节作用
1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余甘子能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并有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效应。余甘子能增强接种了DLA肿瘤三天后小鼠脾脏的天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其效果在接种后3,5,7,9天尤为显著。其ADCC效应在用药后3,7,9,11,13天表现突出。可见,余甘子能增强肿瘤动物的NK 细胞或K 细胞的活性。
余甘子还能诱生人白细胞干扰素。采用细胞病毒抑制法测 IFN-X效价,对照观察余甘子促诱生人白细胞干扰素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含量余甘子液均有促诱生人白细胞干扰素的作用(P<0.05或0.01),含量为0.08g/ml 时,促诱生作用最强,提高率为45.9%,其强度比黄芪弱,比板蓝根略强。
2 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余甘子在体外对人体淋巴细胞无诱发DNA和染色体损伤作用,有提高细胞免疫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余甘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促进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细胞周期比率(尤其是第三周期比率)和增殖率指数反映了细胞有丝分裂的强弱,增殖能力的好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细胞周期比率(尤其是第三周期比率)和增殖率指数均随余甘子剂量增加而下降,并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说明余甘子对人体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余甘子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解毒作用
余甘子有解金属毒作用。《本草纲目》载“李旬曰:为末点汤服,解金石毒。宗爽曰:黄金得余甘则体柔,亦物类相感相伏也,故能解金石之毒。”重金属离子能与人体内含巯基的酶类相结合而使其失去活性,致使人体代谢发生障碍而中毒。近代研究表明,余甘子对铜,镍,钙,锌,铯,亚铁等金属有对抗作用,可以排除体内铜、镍等有毒金属。
其对抗作用可能与余甘子内含有的维生素C及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鞣质等成分有关。维生素C 是一种广泛的抗癌,抗畸变,抗裂变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抑制化学变异。并能使体内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成还原型的谷胱甘肽(GSH)。GSH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而排出体外。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鞣质等成分具有酚酸性,易与某些金属相结合而对该金属起到清除作用。
其他作用
余甘子有抗菌作用
余甘子果实先用80%醇提取,再用醚提取,以盐酸酸化处理后,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对真菌无作用。
毒性
1急性毒性:余甘子62.4g/kg,分4 次,24 小时内给完,观察7 天,除前3 天内有3 只小鼠活动减少有竖毛现象外,其余均无异常反应。
2 长期毒性:余甘子 3.6,7.2,10.8g/kg,灌胃大鼠,连续给药 6 天,肝肾功能无异常,表明余甘子连续给药对大鼠无任何明显的毒副反应。

滇橄榄其它用途

滇橄榄极喜光,耐干热瘠薄环境,萌芽力强,对热带、亚热带干热河谷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经济群落重建,根系发达,具有明显的保水、固土作用,是干热河谷地区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之可作产区荒山荒地酸性土造林的先锋树种。树姿优美,可作庭园风景树,亦可栽培为果树。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 ,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食用方法

1.生吃。
2.泡酒。橄榄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加入没过橄榄的酒浸泡。
3.开水煮熟,捞出控干水分,拌入蜂蜜和白糖,装入干净的瓶瓶罐罐腌制成果脯。
4.盐水橄榄。橄榄洗净晾干,放入适量盐巴,凉开水浸过所有橄榄,浸泡食用。
5.甘草泡橄榄。盐水泡橄榄方法一样,药店买点甘草放进去一起泡就可以了。
6.橄榄浸蜂蜜。橄榄洗净,剥开去籽,捣碎,加入纯蜂蜜浸泡。

相关频道: 滇橄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