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海蜒 介绍

海蜒简介

象山渔民早在数百年前就捕捞海蜒,为便于在渔山列岛捕捞海蜒,在200年前就在岛上定居。海蜒喜生活于半透明、盐分较高的外侧海域,是食用鱼之最小者。海蜒系中、上层鱼类,每年4月下旬至9月为捕获季节,其中5-6月份为旺季。因海蜒性喜光,感觉敏锐,故捕捞均在夜间采用诱鱼灯具,用网兜捕。常年产量在20吨上下。
古人有诗记其事:
不用瞎捞不用钩,生成半寸狎浮沤。
灯光射处丁沽集,取尽鱼儿万万头。
生活于浅海。常随水面云影移动。趋光性强,鱼群常环绕光源作回旋游泳。以浮游动物、桡足类为食。春季随水温的上升,沿海岸北上;秋季随水温的下降而沿海岸南下,在适水温带进行产卵、索饵和洄游。2龄即达性成熟。产卵期为5~7月。卵浮性,椭圆形,无色透明。卵长径1.2~1.6毫米,短径 0.67~0.75毫米。怀卵量8 000~24 000粒。
海蜒分大小多个品种。质以“细桂”为佳,长2厘米余,眼部呈一黑点、俗称“眯眼海蜒”,因数量少,故较名贵;稍长如火柴梗者,长3-4厘米,称“中桂”,体长在6-8厘米者,称“粗桂”。8-9月产者,色白、体大者,称“秋白”,一般地说,个体越小,质量越佳,价格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