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金蝉 介绍

形态特征

金蝉成虫金蝉体长40~48毫米,翅展125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被有金属光泽。复眼淡赤褐色。头的前缘中央及颊上方各有黄褐色斑一块。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淡黄褐色,基部黑色,亚前缘室黑色,前翅基部1/3黑色,翅基室黑色,具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黑色,翅脉淡黄色及暗黑色。足淡黄褐色。雄性腹部第一、二节有鸣器,雌性无鸣器,有听器,腹瓣很不发达,产卵器显著而发达。卵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2.5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一龄的前足即表现为明显的开掘式;末龄若虫体长35毫米,黄褐色,前足开掘式,翅芽非常发达。

生活习性

金蝉生命周期

自然状态下,金蝉一般3-5 a完成1代。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2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成熟若虫在山东6月中旬至8月上旬从土中自行钻出,出土高峰期为15-20 d,一般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后20 d左右开始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产卵基本结束。11月上旬开始衰竭死亡,完成一生的轮回。

金蝉成虫特征

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寿命3个月左右,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汁液为生。交配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1-2年生2-7 mm粗的嫩枝木质部,然后将卵产入。卵窝密接,呈单排或双排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一般产卵枝内有卵150粒左右。经产卵的枝条,产卵部位以上部分很快萎焉枯死,对树木造成较大危害。

繁殖方式

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多为单行、也有双行的,呈直线排列,少数弯曲或呈螺旋状排列。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金蝉,每头雌虫腹内怀卵500~1000多粒,最多达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情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对树木造成危害。

生存危机

每年的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这段时间是金蝉盛产的时期,这时皖北苏北鲁南豫东晚上有拿着手电灯逮金蝉的习俗。每到晚上大人带着小孩到树林里或者果园里拿着手电灯去逮金蝉,走在路上就会看到不是灯火通明的村庄就是树林里果园里稀稀的灯光。逮到的金蝉一部分拿回家吃,一部分当天晚上就卖给收购的人;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逮了,年轻人都不在家,这些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养殖情况

金蝉养殖优势

金蝉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术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一般三年以上的树木下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这些树下空间,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是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金蝉市场前景

金蝉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生昆虫(人工养殖的金蝉只是把前期的孵化时间缩短,整个生长过程仍然完全是野生的),不受饲料添加剂、农药、激素的污染,且高蛋白、低脂肪,很受消费者欢迎,价格连年看涨,饭店、宾馆、冷藏食品厂均会上门收购,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金蝉养殖效益

金蝉养殖不需要专门建场地、场房,仅在孵化期利用闲房子加温孵化即可,成虫靠吸食树根的汁液生长,既不用投喂食物,也无需专门管理,因金蝉采食量极小,合理殖种对树术没有任何危害、)金蝉种卵可从专业养殖场家购进,也可以自行采集,三年以上的杨树或果树在不影响树术生长的情况下养殖金蝉,一般每亩可殖种种条500条左右,优质种条每条约有蝉卵150-400只,管理得当24个月即可每亩产金蝉10万只左右,当前金蝉价格每只在0.15元一0.30元左右,可轻松获利万元以上。

养殖技术

金蝉种卵处理

优良的金蝉种卵是养殖金蝉成功的必备条件,养殖户如果小规模养殖可以自行育种,也可以采集野生金蝉种卵。但要注意,野生金蝉种卵有出虫不一致、品种混杂、产量低等弊端,另外最好不要用果树地里的金蝉种卵,因为果树地里的种卵受农药危害比较严重,成活率较低,而规模化养殖则要从正规的专业养殖场家购进。把有金蝉种卵的树枝每50-100条扎成1捆,放置在盆内或地上,然后经特殊方法处理备用。

金蝉树种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进行殖种,是提高金蝉养殖效益及产量的关键环节,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都是金蝉喜食的树种。此外像金银花、青蜡等矮化型灌木也是金蝉喜欢采食的作物,不能在松、苦涟等树下养殖金蝉。因为松树的根茎有种特殊的松香味,金蝉不喜欢采食;苦涟树苦涩的树汁金蝉幼虫也不喜欢采食。最好间作一些如土豆、红薯等藤类植物。有些)‘家说需要种植根茎类作物以满足金蝉的吸食要求,这种说法不成立。据我场多年观察,金蝉不是靠采食根茎类植物生存,而是根茎类的藤蔓能为金蝉提供一个较好的遮阳条件。

金蝉孵化条件

孵化金蝉种卵最重要的条件是温度,一个合适的温度是缩短金蝉生长周期、提高金蝉孵化率的关键。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5-35℃,最高不超过38℃。温度过低可能造成金蝉出虫时间延长,过高可使金蝉种卵死亡。一般的过程是秋冬季节做金蝉种卵以及土地的处理工作,春节做金蝉的孵化殖种工作。每年3-7月份均可孵化种卵。加温以使用煤炉为主,注意一定要把孵化室中的煤气排出去,防比煤气对金蝉种卵造成伤害。保持适宜的湿度对提高金蝉孵化率尤为重要,孵化中每天用喷雾器对金蝉种卵进行喷水保湿,喷雾要细要匀,过干过湿都会对金蝉孵化造成损害。

金蝉殖种管理

在温湿度比较合适的情况下,只需35天左右就可孵出小金蝉。当金蝉孵化出虫达20%左右时,即可将金蝉带条殖种到树木根部。殖种时在离树木根部1米左右开沟,沟深30-50厘米、宽20厘米。然后把金蝉幼虫及种卵殖入沟中,填土覆平,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土地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同时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为确保顺利出虫,在金蝉出土前需在树干缠上胶带以防金蝉外逃。金蝉主要集中在晚上8-10点出虫,在出虫前约6小时喷施1次金蝉诱导剂,可使金蝉出土时间集中,也便于管理采收,采收后经简单清洗加工后即可成品出售。

养殖误区

金蝉技术误区

有些场家把金蝉养殖说得非常简单,只要把种源往地下一埋就可以出金蝉了,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其实,金蝉养殖的技术环节要求很严格,比如在金蝉种卵的孵化期,要严格掌握孵化的温度、湿度,温度忽高忽低极易造成金蝉种卵的死亡;而湿度同样是制约金蝉种卵孵化的重要环节,过干会造成金蝉种卵孵化率大幅降低,过湿会造成金蝉种卵窒息死亡,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有些场家声称:金蝉在孵化出来后就不再需要管理,直到出虫,这也是没有科学态度的信口开河。金蝉在殖种完成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冬季一定要在殖种区域铺盖灰作物秸秆以让金蝉幼虫安全越冬;在遇到大规模的降雨后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只有做好整个生长周期的管理工作,才能保障金蝉人工养殖的成功。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金蝉人工养殖目前尚属探索阶段,有许多技术还不完善,养殖户引种之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而不能盲目听信卖种场家的一面之词。

金蝉时间误区

金蝉出土时间也是一些场家忽悠养殖户的陷阱,一些场家甚至说人工养殖6-8个月就可出金蝉成品,这是极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采取种卵并且孵化技术得当,至少也要24个月才能出成品。大棚养殖金蝉由于需要较高的恒温养殖条件和较大的投资,一般老百姓不容易接受。

金蝉产量误区

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场家宣称人工养殖金蝉产量可高达500-800斤,更有甚者可达千斤以上,这种理论上的产量是不切实际的。以三年以上的树木为例,一般需种植500根金蝉种卵枝条,而一根金蝉种卵枝条大约有卵50-400粒不等,均有卵100粒左右,如孵化得当可有70%的孵化率,再加上幼虫出土前的折损,每亩地有150公斤的产量已经不错了,而那种依靠理论上的产量得出的效益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如果你要准备投资金蝉养殖,一定不要被理论上的产量和效益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