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杀虫。用于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根皮和干皮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亦入药,现今未用。
原记载为:花,热痱,焙末掺之。铺席下,杀蚤、虱。(时珍)
楝实(取干燥成熟果实):疏肝理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胃痛、腹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楝叶(干燥叶):止痛,杀虫,用于疝气,蛔虫,跌扑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苦楝皮
《名医别录》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 的干燥树皮及根皮。鲜用或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杀虫,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蛔虫、钩虫、蛲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单用即效,亦可与槟榔、使君子等配伍使用,如化虫丸。单用水煎液保留灌肠,适用于小儿蛲虫病或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2.疗癣,用于疥癣湿疮。可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6~9g;鲜品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成分苦楝素有驱蛔作用。其煎液在体外对蛲虫有麻痹作用,对猪钩虫有驱杀作用。其乙醇浸液对常见致病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毒性反应常为头晕、头痛、思睡、恶心、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及内脏出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