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口味
  • 中文名
    枣泥山药糕
  • 主要食材
    枣泥、山药
  • 烹饪难度
    简单
  •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
枣泥山药糕是福建南平传统的汉族糕点小吃。山药切段,上锅蒸熟后去皮。趁热放入白糖,并碾成细泥。红枣蒸熟,用搅拌机打成枣泥。在正方形的保鲜膜上均匀的撒一些糯米粉,放一勺磨好的山药泥,压扁平后,放入枣泥,将保鲜膜四角合起,捏成圆形。枣泥山药糕也是《红楼梦》中一美食,为秦可卿病中所服之滋补品。枣泥山药糕易于消化,味道清甜[1]。

基本内容

材料:
     山药一斤  无核红枣二两  糯米粉和黑芝麻适量
做法:
    1 .山药切段,上锅蒸熟后去皮。趁热放入白糖,并碾成细泥。
    2.红枣蒸熟,用搅拌机打成枣泥。
    3.在正方形的保鲜膜上均匀的撒一些糯米粉,放一勺磨好的山药泥,压扁平后,放入枣泥,将保鲜膜四角合起,捏成圆形。
    4.将3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时取出,轻轻撕开保鲜膜,将冰冻后的糕点放餐盘中蒸熟,撒上芝麻即可。
温馨提示:
   黑芝麻可换成椰蓉,用泡好的枸杞作点缀,外观也很漂亮。

制作方法

主料:山药
辅料:枣(干)、奶粉
调料:炼乳
做法:
1、主料、调料备好。将山药表皮的泥洗净,然后切成段放在热水里,净泡30分钟。
2、红枣用清水冲洗净表面的灰尘,放到热水里泡5分钟。红枣切去两头,去核。
3、再切成两半,用剪刀修整。将红枣卷曲,整成花型。
4、红枣切成小块,山药去皮切长段泡在清水里。将切好的红枣和山药放入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
5、将蒸好的红枣去皮取肉,用勺子压成红枣泥。再将蒸好的山药用勺子压成泥。
6、加入奶粉。再加入炼乳拌匀。
7、花型模具里先放入1/2山药泥。放入一层枣泥。
8、再放入山药泥压平。把红枣花和薄荷叶放在上面即可。
9、成品图。[2]

制作技巧

1、山药和莲藕一样,有粉脆之分,粉山药蒸熟后,粘性低,粉质重,易压制成面团,适合用来做山药糕;而脆山药蒸熟后,质脆粘性强,水份较多,呈浓稠状,建议别买脆山药。
2、粉山药切面的颗粒粗大,粘液较少,山药表皮的毛较多;脆山药切面的颗粒细滑,粘液很多,山药表皮的毛则较少。
3、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清水中,防止其氧化发黑;处理山药时要戴上手套,以防止山药粘液刺激手部皮肤,引起过敏发痒。
4、有核红枣去核比较麻烦,用无核红枣可省时省力,因为红枣酸味较重,要加入适量白糖来中和其酸味。
5、清蒸山药糕的碟子,可先抹点油防止粘底,也可在山药糕的底部垫上红萝卜片,避免其粘底。
6、如果喜欢吃甜的可放点白砂糖。
7、在制作枣泥和山药泥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以免其中掺杂有没捣碎的颗粒而影响口感。
8、如果不加奶粉和炼乳,还可在糕点上淋入适量的糖桂花,以增加糕点的香味。
9、如果要做造型,奶粉和炼乳的份量要少一些,要不然很粘手。

饮食宜忌

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益精固肾,健脾补肺,止渴。主治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脾胃虚弱,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
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