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介绍

食用指南

制作指导
1. 大蒜可生食、捣泥食、煨食、煎汤饮、或捣汁外敷、切片炙穴位。
2. 发了芽的大蒜食疗效果甚微,腌制大蒜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
3. 在菜肴成熟起锅前,放入一些蒜末,可增加菜肴美味。
4. 做凉拌菜时加入一些蒜泥,可使香辣味更浓。
多吃大蒜对身体有好处,大蒜可抗癌、大蒜可杀菌、大蒜可以降血糖防治心脑疾病,大蒜的功效这么多,大蒜可以说是养生的重要法宝。大蒜有很多种吃法,都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干燥法
把大蒜晒干后碾成粉末,是大蒜的加工方法之一。此时,大蒜粉末可以保持鲜蒜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效能。
在干燥大蒜时,如果用平常干燥蔬菜的高温,大蒜的成分容易随之挥发,药效大幅减弱。通过实验不难得知,用70度以上的温度加热干燥,大蒜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有效的蒜素含量会大幅降低。
因此,降低温度的冷冻干燥法更适合大蒜,在零下20度左右的低温冷冻大蒜,可以保留原料50%的蒜素。不过这种方法却难以民用。把冷冻干燥的大蒜粉末密封,就可以长时间储藏。经验表明,密封储藏3年后,大蒜粉末依然保留着效果。
腌大蒜
酱油腌蒜、酱汤腌蒜、醋蒜都是可以药用的。但这样炮制出的大蒜与其说是药用大蒜,不如说是美味的下酒菜。
一边吃着腌制的大蒜一边喝酒,酒量会比平时要小,很快便会有喝高了的感觉。这多是由于蒜素和大蒜其他的成分刺激胃壁,使胃部迅速把酒精吸收,从而产生了醉意的缘故。
不过,在吃酱油腌蒜时必须注意的是,虽然大蒜美味,但也不能多吃。如果吃多了酱油腌蒜,会导致人体过量摄入盐分。酱油腌制的大蒜,大约有10%的成分都是食盐。每吃掉10克的酱油腌蒜,便会摄取1克食盐。
特别必须注意,对于那些摄取食盐过量的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每天只吃一瓣就好了。
腌制了一年以上的大蒜,吃的时候会发现,完全没有大蒜特有的臭味,颜色也变成了茶色,并且像荞头一样香气十足,非常好吃。
油炒法
油炒法能消除臭气,是把大蒜去皮后的鳞茎放在油锅里炒,然后直接食用,或者是放在其他的菜肴里食用。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大蒜经过了加热处理,不会像生蒜那样,蒜素立即发挥作用,因此没有速效性。不过,这种方法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住蒜氨酸,大蒜进入人体后,蒜氨酸会缓慢地产生蒜素,发生与生蒜相同反应。
生盐腌制咸蒜
选鲜蒜头5公斤去掉大蒜的根须和鳞茎、老皮,放入缸(坛)中,一层大蒜一层盐,搅拌均匀。装满缸后,兑入17度的盐水(O. 75公斤盐加入10公斤水),当盐水和大蒜平时即可。第二天用手贴缸边往下按蒜一次,14天后蒜头自动沉底为止。鲜蒜入缸后要昼夜敞盖,便于散辣味,20天后即可腌成。
熟盐腌制咸蒜
将鲜蒜头放在阳光下曝晒5~6天,使一部分蒜皮因水分蒸发而自动脱落,筛去泥土和蒜皮后,再继续晒1~2天,待蒜皮全部脱落后即可腌制。将食盐(蒜头与食盐的比例为6:1)放入锅内,加热炒拌,见盐色变黄焦时为止,去火。把大蒜放入锅中,用工具搅拌,直到大蒜头全部粘附食盐后,把大蒜取出,放在阴凉干燥处2~3天,再一层层放入缸(坛)中,密封4个月即可制成咸蒜。用这种方法腌制的咸蒜,颜色深红,有一种焦糊香味。
北方糖蒜
制作糖蒜的方法很多,无论白醋黑醋、白糖红糖,我觉得殊途同归,目的无非都是做出好吃的糖蒜,每个人的口味各有偏好,对糖蒜的优劣也有自己的标准,但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糖蒜是饕餮盛宴中的一缕清风,让我们沉迷于大餐的肠胃得到暂时的解脱。
【原料】: 新大蒜10头、盐
【糖醋汁】:盐1/2汤匙(8克)、红糖1. 5杯(200克)、醋(米醋)3杯(750ml)、水1杯(250ml)、酱油1汤匙(15ml) 密封罐一个,容量2130ml
【做法】:
1. 将春天的新蒜去掉最外层的皮,洗净,适量清水加盐(以平时喝汤的咸度为准),将大蒜放入盐水中浸泡1天,目的在消毒、去除辛辣味。
2. 将糖醋汁所有调料放入锅中烧开(目的在消毒),晾凉待用。
3. 将糖醋汁倒入密封罐中,密封罐事先用开水消毒晾干。
4. 将浸泡好的大蒜放入密封罐,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经常晃一晃使糖蒜均匀浸泡在糖醋汁中,2周以后即可入味食用,可保存2月。
【提示】:如果不喜欢深色的糖蒜,可以将红糖换成白砂糖,米醋换成白醋就行,另不加酱油。
宜食:蒜适宜肺结核、癌症、胃酸减少、胃酸缺乏、高血压、动脉硬化、铅中毒、痢疾、肠炎、伤寒、钩虫病、蛲虫病等患者在夏季食用;抽烟喝酒的人血液黏稠,应常吃大蒜;大蒜防病治病,宜生用,不宜热用,因大蒜素是一种挥发性油类,加热会被破坏;大蒜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感染性疾病,如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脑、流感)流行时,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包括伤寒、副伤寒菌痢)流行时,宜常吃些生大蒜,作为预防。
忌食:阴虚火旺之人,经常出现面红、午后低热、口干便秘、烦热等症状者忌食大蒜;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目疾、口齿喉舌疾病者不宜食用大蒜。此外,大蒜忌与蜂蜜一同食用。
1、大蒜能使胃酸分泌增多,辣素有刺激作用,因此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吃蒜。有肝病的人也不可以过量食用大蒜,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虽然大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但是大蒜对肝炎病毒没什么作用,反而会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多种症状。此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降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而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2、过量食用大蒜会影响视力。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吃大蒜要慎重。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3、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因为生大蒜中具有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从而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4、不良反应:大蒜汁局部应用有较强刺激性,大蒜外敷过久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口服大蒜可刺激胃肠粘膜。大蒜注射液可能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大蒜及其制剂时,见心绞痛加重或频繁发作时应立即停药。
葱和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又发现,常食葱和蒜,还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甚至可以补脑。
人的大脑活动所需能量是葡萄糖所提供的,而葡萄糖转变为能量则又离不开维生素B1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只有葡萄糖而没有维生素B1的作用,葡萄糖也就无法转变为供给脑的能量。相反,会使糖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堆积在大脑内,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研究者发现,只要把蒜和少许的维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产生一种叫做“蒜胺”的物质,而蒜胺的作用,在增强维生素B1作用的同时,且比维生素B1的作用还要强。
葱里含有一种物质,若经常食用,这种物质就会起到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防治血压升高所致的头晕。
蒜汁可止痒:如果患了皮肤湿疹、癣和皮炎等,涂抹蒜汁能解除奇痒。将半头大蒜(最好是红皮蒜或独头蒜)去皮切碎,放到—块8~10厘米见方的纱布上,将蒜末包起来,用橡皮圈将口扎紧,再放到案板上,隔着布将蒜捣烂。将蒜汁涂在患处,瘙痒能立刻消除。皮肤挠破处,涂后有微痛,片刻后即不痛。蒜包用过几次变干,泡在水里揉搓一番,可再用一两次。
预防疾病:葱和蒜。它们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呼吸道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蒜,性温、味辛,可健胃、杀菌、散寒。适合于肺病患者食用,大蒜防病宜生用。由于具有显著的广谱抗菌作用,所以对春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
提醒:食用生蒜不宜过多,阴虚火旺(如面红,午后低热,口干便秘,烦热等)、胃溃疡、慢性胃炎者要忌食,且不可与蜂蜜同食。
大蒜的品质要求:瓣种以外皮干净,带光泽,无损伤和烂瓣的为上品;皮色发暗,根糟朽或烂瓣,肉质松软发糠,瓣形不整齐的品质次。小瓣种,一般要求不超过12瓣,其它品质同大瓣种。
巧去蒜皮:将大蒜掰成瓣,洗净后放在台板上,用刀平拍,蒜瓣破裂后皮就会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