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白花菜对土壤要求严格,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2-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旱地或水田的砂质土或壤土,不宜选择冷水田或低湿地栽培。播种前要深耕施足基肥,施腐熟的猪牛栏肥11.25-15吨/平方小时。土地平整后作厢,厢宽1.0-1.5米,沟宽约33.3厘米,深约10厘米,厢面平整,耙细,土壤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能散为宜。
出苗后6-8天、苗高3.3厘米左右、2-3片真叶时,为促进幼苗早发蔸,用0.5%尿素加4%蔗糖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1-2次。3-4片真叶时应及时间苗定苗,株距20厘米为宜。
采取平衡施肥原则,要求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少施化肥。分期适时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生长前期追肥2-3次,一般定植后10-15天浇1次提苗肥,施稀水粪15吨/平方小时,以后每隔5-10天浇施腐熟稀水粪15.0-22.5吨/平方小时或尿素120-150千克平方小时,当植株有12-13片叶时施1次花芽分化肥,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15∶15,下同)300-375千克/平方小时,现蕾时结合中耕培土,追施花球膨大肥,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75-450千克/平方小时,收期每采收1次追肥1次,促进侧花球生长,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25-300千克/平方小时。
白花菜需水量较大,尤其在花球形成期要及时浇水或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应注意种植白花菜的田块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田干。
白花菜要按标准、及时、分批采收。按标准采就是在主侧枝的花瓣刚露出时采,能保持腌菜特有的色、香、味;采晚了则香味淡,粗纤维多,品质差。分批采就是在整个生育期分4-5批采。第1批是在播种后20天左右、株高20厘米左右时采。采时将每株主茎离地面3厘米处折断,主茎上留下的侧枝继续生长。采摘后施1次人粪尿,过5-6天采第2次。第2次采收时,只采达采摘标准的侧枝,其上的腋芽又萌发出二级侧枝,这样采摘1次侧枝,增加1级侧枝的不断重复,可使采摘期延续到2个月左右,整个生育期以中期产量最高。每季产量可达19.5-22.5吨/平方小时,待6月至7月上旬产量下降时,可用上季的种重新播种栽培,去掉上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