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船蛆 介绍

简介

船蛆是破坏海洋中的木材建筑物的专家,木桩、木质建筑的堤岸、码头等都是它的破坏对象。自古以来,航海学家就深知船蛆的危害。据说,哥伦布在第四次远航中,就是因为船蛆的破坏、船只损失惨重.历史上船蛆为害最惨重的要数一七三O年荷兰堤岸的毁坏。
从此,人们开始重视对船蛆的研究。船蛆危害木船,从木板外表看不出来。若用斧头劈开船板,就会使人大吃一惊,木头里长满了白色的船蛆。
全世界各海区的船蛆种类约有六十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十多种,船蛆体前端有二片薄而小的洁白贝壳,另一端有两根管子,当它钻进木头时,管子便伸出孔外,一根用以摄食和呼吸,另一根用来排泄废物。此外,在船蛆体末端基根部有一对石灰质的特殊保护装置称为恺,形似小铲子。遇到环境不适应或遇到敌害侵犯的时候,恺就急速伸出将出入的洞口堵住,这样船蛆就安然无恙了。船蛆的贝壳上排列着细密的齿纹,好象木工的凿一样使船蛆能钻入木材深处穴居生活。
船蛆常见于各海洋中。多数凿木居住,会破坏木船和码头建筑。壳白色,生长中排列紧密,只遮住身体前端一小部分,身体其余部分细长,管状,有的可长达180公分(6尺)。由于壳肌的伸缩,贝壳每分钟约旋转8~12次,利用壳面上的锉状嵴,将木材锉下。木屑又可作为食料。有基部愈合、末端分叉的极长的水管伸出洞口,从水中摄食和呼吸,并排出废物和生殖细胞。身体分泌石灰质衬于穴道内壁。船蛆属(Teredo)约有15种,危害最烈。欧洲船蛆(T. norvegica)长约30公分(1尺)。普通船蛆(T. navalis)长20~45公分(8~18寸),世界性分布,但在波罗的海危害最严重。一年产卵3~4次,总数100万~500万粒;寿命1~3年。船蛆科还有铠船蛆属(Bankia)、穿木船蛆属(Xylotrya)和食木船蛆属(Xylophaga)等。

防蛆方法

为了对付船蛆,人们试验把各种各样的东西覆盖在船体上,如焦油、沥青、牛皮、毛发、骨粉、胶水、苔藓、木炭等,希望在和船蛆的作战中获胜。现在我们通常采取的防治船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防蛆法
“五·六”防蛆法:主要方法是船体基本完工后,载重线以下所有与海水接触的木质构件,在没有捻缝和涂桐油以前,先用15%的硫酸铜水溶液涂刷3度,干燥后再用7.5%的碳酸钠或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涂刷2度。
环烷酸铜防蛆法:先用细铁钉做成的钢刷,将水线以下的木质构件普遍排打1遍,钉尖刺入构件的深度以2~3mm为宜。选择空气干燥的中午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向构件喷涂或刷涂环烷酸铜2~3度即可。
CCA防蛆法:在美国广泛使用两种化学制剂,统称为CCA,主要成分为木焦油、铬酸钾和砷酸铜。根据渔船使用年限、使用条件及木材品种,先用8~10个大气压将CCA浸注到木材里做预处理,再用处理过的木材建造船只,可毒杀船蛆和其它附着生物,延长木材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有采用杂酚油或热冷槽法,用硫酸铜浸透木材,使船蛆无法着生。例如,对造船用的红松,先在淡水中浸泡2周将树浆溶出,再在硫酸铜中浸泡,以利防蛆。以上所列的化学方法,虽可有效地防治船蛆,但随着木材中化学成分的不断析出,会不同程度的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2)物理防蛆法
铁皮包覆法:在船底及船体两侧表面包一层铁皮,将木质构件与海水隔离,使船蛆不能侵入。钉木护板防蛆法:利用船蛆隔板不蛀的习性,在船底及船体两侧钉置厚度不小于40mm的木护板达到防蛆目的。该种防蛆法还有防止船底擦伤的作用。渔民群众俗称的“替死鬼”,即龙骨防护板也是据此而设。
玻璃钢防蛆法:利用玻璃钢坚硬致密的特性,在船底部分及两侧表面包覆一层玻璃钢,使木质船壳与海水隔离,从而达到防蛆目的。
(3)生物防蛆法
经常将海洋里的木质船只开到江河里航行、停泊或在冰水里浸泡,造成盐度、温度的急剧变化,使船蛆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生活环境,限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直至死亡。这种方法虽也能杀灭船蛆,但需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