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价值

【主 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①《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③《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④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⑤《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 熬屑治金疮,治时痰解热。"
【性味归经】:甘辛,平。①《本经》: "味甘,平。"②《别录》: "无毒。生根汁,大寒。"③《纲目》: "甘辛,平,无毒。"入脾、胃经。①张元素: "通行足阳明经"②《本草新编》: "入胃,又入肺。"③ 《本草求真》: "入胃,兼入脾。"④《要药分剂》: "入胃、膀胱二经,兼入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①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②《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③《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别 名】:干葛(《阎氏小儿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陆川本草》)、葛子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葛条根(《陕西中药志》)。葛(《诗经》)又名:鸡齐(《本经》)、XIGU草(《说文》)、鹿藿、黄斤(《别录》)、黄葛藤(《天宝本草》)、野扁葛
【处方名】:葛根、粉葛根、粉葛、干葛、甘葛、煨葛根
【商品名】:粉葛根:主产于广东、广西,多为栽培品。北葛根: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多为野生。以上商品以块大、色白、质坚、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藤茎(葛蔓)、叶(葛叶)、花(葛花)、种子(葛谷)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切片,晒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祸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废,取出,筛去麸皮,凉透。(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品汇精要》:"葛根,刮去皮或捣汁用。"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陶弘景:"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被面日干之。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②《唐本草》:" 葛虽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DUAN,颈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③《滇南本草》:葛根,味甜者甘葛,味苦者苦葛。"④苦葛根为同属植物云南葛根 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分布云南、西藏等地)的块根,味苦而不甘,有毒,一般供制农药用。《滇南本草》所说的苦葛,殆即此种。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h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CMC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氯仿-甲醇-水(7:2.5:0.25) 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相关介绍: 野葛根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