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芭蕉属
  • 植物界
  • 芭蕉目
  • 芭蕉
  • 芭蕉科
  • 单子叶植物纲
  • 被子植物门
  • 别称
    芭蕉、牙蕉、板蕉
  • 毒性
    无毒
  • 用量
    30-60g
  • 中文学名
    芭蕉头
  • 分布区域
    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芭蕉头,中药名。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花蕾入药,性淡味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

来 源

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 Sieb. et Zucc.的花蕾。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 厘米。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分布区域

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房前、屋后、山坡等处。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花蕾,多为鲜用。

药材性状

花序长2.5cm,雌花的苞片脱落,中性花及雄花苞片宿存,苞片卵形或披针形,外面暗紫红色,被白粉、内面紫红色,开放后反卷;合生花被具条纹,外面淡紫白色,内面淡紫色;离生花被片乳白色,透明倒卵形,基部圆形,先端内凹,在内凹处有一个小尖头。

性 味

味凉,性淡。

功 能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痛。

主 治

感冒咳嗽,头痛,高血压病,胃痛,腹痛,肝炎,痢疾,崩漏,胎动不安,尿路感染,水肿;外用治中耳炎,创伤出血,痈疖肿毒。

相关配伍

①肺痨:芭蕉花60g,猪肺250g,水炖,服汤食肺。每日1剂。(《经验方》)
②心痹痛:芭蕉花烧存性,研,盐汤点服6g。(《日华子本草》)
③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腹疼痛,胸膈饱胀:芭蕉花6g,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蛋、蒜。(《滇南本草》)
④心绞痛:芭蕉花250g,猪心1个,水炖服。(《经验方》)
⑤胃痛:芭蕉花,花椒树上寄生茶各15g。煨水服,1日2次。(《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

30-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