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清水 介绍

介绍摘要

清水,地名。全国有多处名叫“清水”的地点。作为河流名称的清水,古今也有多条。主流的两条叫清水的河流分别是:清水,古地名,是古济水自钜野泽以下的那一段河流,发源于古代的清河郡,大致流经于今河北、山东、河南境内,今已被黄河占道。   清水,今地名,青弋江、水阳江两江之水在此交汇,位于青弋江下游,芜湖市城东,形成清浑分明两种水色。

清水街道

清水,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清水因青弋江、水阳江两江之水在此交汇,形成清浑分明两种水色而得名,清水迥色成为芜湖一奇异自然景观。清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富庶,文化昌盛。清水的万春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万春圩初筑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北宋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八县民工重修万春圩,圩田修复后,宋仁宗赵祯赐名为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参与筹划并撰写《万春圩图记》一文。
清水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发达。芜宣、芜马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芜湖东站进出口。街道境内驻有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鸠江经济开发区二期、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芜湖中加学校、芜湖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等重点单位。新建万春花园、竹秀清苑等居民安置小区。
古战场
清水街道位于青弋江下游,芜湖市城东。清水,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交通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清水河军滩口为周瑜营盘,曾有张家营、茆家营两个营寨,军滩口外滩是放马场。
1856年11月,邓绍良由湾沚进军清水河。1858年4月,太平军湾沚大捷。1860年2月,英王李秀成由芜湖指挥太平军回师广德、郎溪,随后攻占湖州、杭州一举摧毁清军江南大营防线,太平军都是从清水筹集粮食,扩充兵源。
1862年5月20日,清军发起对芜湖的进攻,从四面包围芜湖。东撤的一支太平军固守清水镇,遭到清军黄翼升水师截击,千余将士在此牺牲。
1863年1月,太平军自万春圩三里埂循河而下,反攻芜湖未成。2月,湾沚太平军准备夺取清水河镇。清军四个水师营合力反扑,清水街头战火四起,浓烟滚滚,太平军寡不敌众退至黄池。太平军在万春湖与清军作战相持三个月,反攻芜湖已成泡影,由此结束了太平军在芜湖长达10年的历史。
文化之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之所以在此引用宋代大儒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下的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是想说明“人文清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这些正是如今清水街道群众性文化蓬勃发展的“文化之源”。
清水位于芜湖市东部,坐落在万春圩,这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而清水之得名,盖因青弋、水阳两江之水在此交汇,形成清浑分明两种水色。由此,“清水迥色”成为芜湖一大奇异自然景观。清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文化昌盛。历史上著名的万春圩,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初筑于后唐清泰三年(936),北宋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八县民工重修。圩田修复后,宋仁宗赵祯赐名“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曾参与筹划万春圩的开发,并撰写了《万春圩图记》一文。清水街道的前身清水镇,则是一个百年古镇。其中,清水小学已有百年历史;清水河中学已有60年历史,其前身“芜湖县中学”之校名,则由文化名人郭沫若题写。
为了留住千年古圩、百年古镇的历史影像和盛世辉煌,清水的“赵树理”、作家陆成全,在新时期出版了摄影作品集《古镇风采》、散文随笔集《清水风情》,展示了古镇风情之美、人文之厚、民风之淳。同样是“山药蛋”本土文化,王玉洁女士的《伊人如月水一方》等数部个人随笔集亦出版发行,显现了新一代清水文化女性在茁壮成长;徐大本先生的古诗词《渡叟诗词》付梓,显示老一辈文人深厚的古文功底;乡土作家项强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屡见《知音》等多家国内大型期刊,一篇篇作品散发出阵阵墨香……
正是这些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成就了今日的文化清水和清水文化,铸就了“清水人”的历史情怀和现实理想。我想,当年沈括进一步规划开发万春圩时,也许初衷只是改造自然、利国富民,他可能没有想到,他创造和留下的物质遗产,如今正在文化精神、历史传承等多方面,对万春圩的子民、对清水的儿女发挥着巨大作用。而这种“文脉史源”的作用,在新时期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将成就人文清水新的辉煌!
历史人文
仁宗嘉祐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8县民工重修万春圩,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参与筹划并撰写《万春圩图记》一文。
廷祐年间(1314-1320)欧阳玄任芜湖尹,对芜湖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都有诗咏赞美,《芜湖八景》始名于此,荆山为芜湖八景之一。
嘉靖年间(1522-1566)荆山寺在荆山建成,利用陡削石壁刻有菩萨100余座,后称为荆山寒壁。
乾隆十三年(1748)小荆山奎星阁前修建“荆山书院”。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邓绍良由湾沚进军清水河。太平军在四褐山至澛港一线被清军陆军总兵德安兵围攻,伤亡万余人,芜湖城复被清军占领。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荆山一带下冰雹,大如鸡蛋,庄稼俱毁。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准开垦万春圩,在清水河镇设立“农务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万春圩农民抗租。
宣统二年(1910)十月,万顷湖(万春)垦户与宝善公司争执租谷,全湖罢租,清政府派县令何敬敷前往镇压。
中华民国
民国5年(1916年)8月4日,卜家店、官陡门、军滩、梅家楼等处发现蝗虫,知县余谊密督促农民扑灭,并派员收买,计收数百斤之多。
民国16年(1927)3月6日,芜湖成立总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万春圩成立农民协会,有万余人参加成立大会。方东白任主任委员。
是年11月,中共安徽临时委员会派胡济,俞昌准等在麻浦、白沙、易太、万春等圩区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抗粮减租。万春圩农民开展抗租减息获胜。
民国20年(1931)8月28日,受飓风袭击,万春、行春各乡被大水冲平,溺死千余人。
民国23年(1934)安徽省公路局改线,新建芜湖经清水、六郞桥、杨老村至湾沚公路路基。翌年,1月1日芜(湖)屯(溪)公路通车。
民国28年(1939)1月20日,粟裕率新四军二支队第三团一部,袭击扁担河畔官陡门日军据点,激战半小时,歼日、伪军200余人。
民国34年(1945)5月,南芜湖游击大队和临江团得到行春圩大刀会配合,进攻驻方村的伪保安队,又两次攻打驻清水河的保安队据点。
民国35年(1946)12月20日,5时,上饶开往芜湖一辆装客卡车,于清水河上渡船时冲入河中,仅18人得救。其余乘客全部蒙难。
民国37年(1948)冬,万春区工委在清水河、祠山庙、童家坝、北陡门、王 、大闸等地方散发和张贴迎接解放军渡江的标语和传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4月25日,清水联村供销合作社信用部成立。此为建国后皖南地区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组织。
1952年4月,取消从一到七的数字区名,改用澛港、石硊、方村、陶辛、中窑、政和,万春地名称谓。
1954年4月至8月,芜湖县连续降雨1350毫米。4月14日,全县出现内涝。5月25日,麻凤圩小杨坝首破。8月25日,长江水位高达12.87米,麻凤圩、万春圩、十三连圩等全县大小圩口19个,相继溃破。被淹没达33.49万亩,为近百年来未有的特大洪水。
1955年9月20日,全县第一所中学“安徽省芜湖县初级中学”在清水镇开办。
1956年7月,芜湖县首届体育运动会在清水镇举办。
1956年9月26日,全县最大的排灌站——万春机械排灌站竣工,安装4270型柴油机8台,共1600马力。
1957年,大荆山的蒋公山一山洞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斧,三孔石刀等70余件石器。其中有两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8年8月17日,清水乡同和村,把成熟的黄稻棵并田移栽,放出“高产卫星”,亩产达18387.5斤。11月3日,长江乡单晚亩产又“突破万斤大关”,芜湖县报专版进行报道。
1958年10月,全县23个乡合并为东风、红旗、长江、万春4个人民公社。次年2月2日又以地名命名,除万春原名未动外,东风改为易太、红旗改为方村、长江改为鲁港。
1960年4月2日,万春圩灌溉工程竣工。
1960年,芜湖县中学凌绍虞老师培育的大蒜,最大的蒜头重半市斤,选送北京参加勤工俭学成果展览。
1961年6月,澛港、方村、易太、万春人民公社解体,建4个区委会,全县调整为18个公社。
1963年,祠山公社金华大队一带农民兴起木器包装加工业。以后逐渐形成木器包装加工产业,涌现出一批纳税大户,2003年,全镇木器行业产值实现1.8亿元。2006年,产值达2.5亿元。
1963年3月,中央文化部文物普查工作组来芜湖县考察、鉴定“荆山寒壁”。
1964年4月13日至24日,大闸公社安乐大队社员在七里滩打草积肥有96人感染血吸虫病。
1968年10月,清水造船厂建造出第一艘60吨水泥驳船。
1972年,成春兽医站与万春中学合制的穿心莲类脂素等制剂,受到华东中草药会议的表彰。
1974年6月25日,方村、红杨、万春3个区因台风袭击,共倒塌房屋36861间,死亡2人,伤47人,48441亩农田受灾。
1974年12月20日,恢复中共芜湖县委派出机构区委会,成立湾沚、红杨、方村、澛港、万春、易太6个区委会。
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后,人心惶惶,芜湖一带家家搭防震棚。
1979年,清水镇清水、军滩、联盟村部分村民开始种植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1999年,扩大到15个村,面积1.5万亩。2006年,全镇发展为2万亩,年销售额2亿元,并带动其他乡镇农民种植。
1983年3月,全县进行社镇制改革试点,在万春区所辖5社2镇和其他5个区各辖的1个公社进行。4月,万春公社并入清水镇,实行以镇管村。
1983年,清水河中学何荣洲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
1983年7月17日,万春圩腰村至小河咀堤段4处塌方,中国人民解放军83111部队官兵赶赴现场抢险,终于控制住了险情。同一天,省委书记黄璜到万春圩视察。
1984年,清水镇清水村苗木专业户马玉保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张镇乡新民村个体专业户邓立田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并出席省党代会。
1987年9月,张镇中学韦章斌荣获安徽省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厅级劳动模范)。
1988年2月8日,清水镇建成水上自来水厂。1999年12月28日,被芜湖市自来水公司兼并后引用市区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