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材料

主料:羊肝、白砂糖、黑糖、葡萄糖浆、红小豆。
调料:琼脂、山梨酸、食用香精。 [1]

做法

1、将羊肝去脂洗净和白芷等中草药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后使用胶体磨粉碎成泥备用。
2、将锅内放入黑糖熬制成将后将羊肝泥放入黑糖浆内继续熬制,待糖浆完全侵入羊肝泥中即成为糖化肝。
3、锅内放入水和琼脂熬化后加入白砂糖、红豆沙、糖化肝等辅料熬制40-50分钟后出锅。
4、利用灌装机将熬制好的羊肝羹灌装在预包装内即成为合格品。
此种方法制成的羊肝羹是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中的维生素A含量高,易于人体吸收。

羊肝羹羊肝

肝脏是动物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补血明目佳品之一。最近科技发明羊肝和β—胡萝卜素配合使维生素A最大限度的为人体吸收。

羊肝羹红小豆

红小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cm。具备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
红小豆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物58克、粗纤维4.9克、灰分3.3克、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硫胺素0.3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2.7毫克。含α-、β-球朊(α, β-globulin)、脂肪酸、烟酸、糖类,维生素A1、B1、B2,植物甾醇、三萜皂甙等。

羊肝羹黑糖

黑糖本意上是颜色较深的红糖,由于颜色近似 黑色, 故被日本和台湾称为黑糖,中国大陆称红糖。黑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脱色的蔗糖,除了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钙、钾、铁、镁及叶酸和其它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人体内酸碱平衡。中医认为,黑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补中益气、缓中、化食,健脾暖胃功能,还有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黑糖亦有极佳的疗虚进补作用,老人吃些黑糖能散瘀活血,利肠通便,缓肝明目,可起益气健胃、温补心肺作用。

羊肝羹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C40H56)是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橘黄色脂溶性化合物,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许多天然食物中例如:绿色蔬菜、甘薯、胡萝卜、菠菜、木瓜、芒果。..等,皆存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相当于2个分子的维生素A,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及抗氧化上有显著的功能,并进而防止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1]

羊肝羹琼脂

琼脂是由石花菜或江篱(属红藻)经加热至溶化后,加以冷却凝固而成的海藻精华。琼脂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含量为80.9%),蛋白质含量高,热量低,具有排毒养颜、泻火、润肠、降血压、降血糖和防癌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21世纪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