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苜蓿 介绍

介绍摘要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多为牲畜饲料。在西汉从西域引进。

药理

【药名】:苜蓿
【归经】:脾;胃;肾经
【功效】: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科属分类】:豆科
【主治】:尿结石;膀胱结石;水肿;淋症;消渴
【药理作用】: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松弛作用,但并不使羊引起臌胀。苜蓿素在2×10^-5浓度时能显著抑制离休兔小肠之收缩,4mg苜蓿素注入在位兔小肠腔,可使蠕动收缩减慢。甲基苜蓿素本身对离体兔小肠无明显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轻度拮抗苜蓿素的作用。用紫苜蓿鲜叶作饲料,可能引起动物严重臌胀,胃中气压太大可压迫横膈及血管,使动物窒息而死。苜蓿素尚有轻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牲畜饲以南苜蓿的变种Medicago hispida Gaertn.var.denticulata草后,能产生对光过敏性皮炎。
【生态环境】:
1.紫苜蓿:生于旷野和田间。
2.南苜蓿:长江下游有栽培。
【采收和储藏】:夏、秋收割,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1.紫苜蓿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2.南苜蓿分布我国中部、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
1.紫苜蓿,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根长达2-5m。根茎发达;有蔓茎或无,茎高30-100cm,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约在15-25枝不等。3出复叶,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2-2.5cm,仅上部尖端有锯齿;小叶顶端有中肋突出;叶柄长而平滑;托叶大。花梗由叶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状的总状花序;萼钟状,有5齿;花冠紫色。荚果螺旋形,2-3绕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开裂。种子1-8粒,肾形,黄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苜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小叶阔卵形或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下部楔形。花黄色。荚果螺旋形,无深沟,有突起疏刺。
【性味】:苦;平;无毒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捣汁,150-250克;研末,10-15克。
【出处】:《中华本草》
【功用】:利大小肠,安中,和胃,舒筋活络。
【便方】:
1.风湿筋骨痛,神经痛:野苜蓿5钱,水煎,一日分2次服。
2.黄疸型肝炎:野苜蓿、茵陈各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3.白血病:野苜蓿2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以上宁夏中草药资料)。
4.毒蛇咬、蜈蚣及黄蜂蜇:鲜草捣烂,涂敷伤口(江西草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