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采用
    自有专利技术
  • 特点
    即食
  • 对象
    鲍鱼
  • 中文名
    即食鲍鱼
即食鲍鱼是采用自有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断开鲍鱼复杂的分子链,并将鲍鱼肉内丰富的蛋白球留在鲍鱼体内,不用发泡,直接食用,营养不流失,还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简介

鲍鱼,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鲍鱼名为鱼,实则不是鱼。它是属于腹足纲、鲍科的单壳海生贝类。因其形如人耳,也称“海耳”。辽宁大连沿海岛屿众多,礁石林立,气候温和,饵料丰富,很适合鲍鱼栖息和繁衍。这里所产的鲍鱼占全国产量的70%。
即食鲍鱼既完整的保持了鲍鱼形态,又解决了干鲍鱼不好发制,消化吸收难的问题,即食鲍鱼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人们想吃鲍鱼却又不会发制鲍鱼的难题,通常有真空袋装即鲍鱼,冷冻储藏,可以满足内陆人吃到新鲜、味美的大连鲍鱼。

鲍鱼的营养价值

鲍鱼,古称鳆,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将军帽”,为单壳贝类,属海洋软体动物。鲍鱼呈椭圆形,肉紫红色,主要种类有杂色鲍、半纹鲍、羊鲍、耳 鲍和皱纹盘鲍五种。鲍鱼肉质柔嫩细滑,滋味极其鲜美,非其他海味所能比拟,历来被称为“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鲍鱼一口金” 之说,价格昂贵。鲍鱼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每百克鲜鲍鱼肉含蛋白质23.4克,脂肪3.4克,无机盐钙32毫克,铁3.0毫克,还有相当量的碘、锌、磷和维生素A、D、B1等。
中医认为鲍鱼具有滋阴补养功效,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食疗本草》记载,鲍鱼“入肝通瘀,入肠涤垢,不伤元气。壮阳、生百脉。”鲍鱼的壳,中药称石决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书又称之为“千里光”。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壮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其他类症。
现代研究表明,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药用价值

鲍鱼的壳,中药称石决明,因其有明目退翳之功效,古书又称之为“千里光”。石决明还有清热平肝、滋阴潜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其他炎症。鲍壳那色彩绚丽的珍珠层还能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原料。
鲍鱼补而不燥,养肝明目。欧洲人早在年前,已把鲍鱼当作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中国在清朝时期,宫廷中就有所谓“全鲍宴”。据资料介绍,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干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可见其这味享有“海味之冠”的价值。
中医称鲍鱼功效可平肝潜阳,解热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