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酸刺 介绍

生态作用

酸刺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其中最主要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酸刺有发达的水平根系,极强的串根萌孽能力,使其形成密集的灌丛覆盖地面、截持降水、减少雨水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刷,从而保护土壤减少侵蚀。
根据专家的研究,林冠的截雨率一般为40%~49%,林地的抗冲性和抗蚀性随着林龄的增长可提高4~35倍,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可达到相当于自身的3倍。在酸刺林的水土保持效益中,枯枝落叶层和根系层的作用占主导地位,林冠层的作用次之,因而在林地管理中必须重视枯枝落叶层对保持林地生态平衡的作用,不应清理枯枝落叶层侧。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普琼告诉记者,酸刺是一种固氮植物,其固氮能力是大豆的2倍,它不但自身能够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能够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优良的先锋树种和混交树种。试验研究成果证明,生长十年的酸刺林可固氮12公斤,相当于25公斤的肥料;混交于酸刺林地的杨树、榆树、刺槐等与荒坡栽植的对照,分别提高生长量为129.7%/110.5%/130%。
保持水土防洪落淤。
酸刺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根系发达;酸刺林内地被物量大,林下植被茂密。因此,酸刺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拦洪落淤功能。据观测,酸刺树冠截雨率一般为40%~49%,酸刺林地抗冲性和抗蚀性随着树龄的增长而提高;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相当于自重的3倍。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流域营造74km约1.3万hm2酸刺护岸林,使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水蚀减少75%,风蚀减少85%。1hm2酸刺林可把上方6hm2地表径流变为地下水储存起来。仅苍头河流域每年减少输入黄河泥沙300--500万t。甘肃西峰水保站对武沟乡5年生酸刺林与荒坡的观测,酸刺林减少径流83%,减少泥沙量85%。另据辽宁建平县罗福沟乡的观测,在日降雨量122mm,降雨强度为0.143mm/min的情况下,荒坡泥沙流量达1440t/km2,而5年生酸刺林无径流产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与陕西榆林地区接壤区,分布着被称为“地球癌症”、“世界水土流失之最”的砒砂岩裸露区,面积1.9万km2,年产沙量2.6亿t,其中粗沙1.7亿t,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区。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对黄河下游是很大的威胁,而且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长期以来当地群众无地可种、无草可牧,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成了“环境难民”。经过大量试验,终于找到种植酸刺治理砒砂岩的有效措施。从1986年开始,这里列为重点酸刺发展区,现已成功种植酸刺近4万hm2,平均株高达1.5m,长势旺盛,使当地广大群众看到了绿色,看到了希望。
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酸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防风固沙力强。在诸多沙生保土植物中,酸刺以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居首位。酸刺林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流入侵,调节林内温度。夏季林内温度低于林外,冬季林内温度高于林外,温差变化幅度小,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据辽宁的观测资料,酸刺纯林可以使风速减小2--4倍,酸刺杨树混交林可减小风速4--7倍,同时林冠内土壤水分蒸发也相应减小,只有裸露地的1/4--1/6,夏季林内比林外低0.4--4℃,冬季林内比林外高0.5--2℃。山西省右玉县调查,酸刺林带防风固沙的有效范围一般为株高的20--25倍,酸刺林内每年积沙厚度达5--10cm。陕西省靖边县沙石峁林场1966--1967年栽植酸刺130亩,到1975年发展到数百亩,当时每亩移栽60株,七、八年就自繁到1000--2000株,最高达3000株,密度增加数十倍,使流动沙丘很快变成固定沙丘。
酸刺改良土壤效果显著,这是酸刺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所致,一亩13--16年生的酸刺,每年可固氮12公斤,相当于25公斤尿素。酸刺枝叶繁茂,叶内含有0.573%的全氮和大量有机质,落叶后的腐殖质呈酸性可中和土壤中的碱性,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有重要作用。水利部黄委会天水水保站调查,酸刺林内土壤水稳性团粒占85%,林外对照为53%,相差32%,土壤耕层菌类总数,酸刺林内比对照高1.62倍。山西省雁北粮食所调查六年生酸刺林地土壤中,含有机质2.15%、氮素0.18%,比当地最肥的河滩地有机质多1.15倍,氮素多0.9倍。
美化优化生态环境
酸刺树冠整齐,5月份扬花、展叶,8月底果实成熟,附着在果枝上,到秋冬果实累累,色彩鲜艳,如玛瑙一般,来年三月凋谢,枝茎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因此,它是美化环境的良好树种,尤其是作为公园、村庄、田边、渠旁、路边的防护性观赏绿篱,更为理想。
大面积营造酸刺林,改变气候,使生态得以平衡,保护动物的效果是很显著的。辽宁省建平县,过去光山秃岭,千沟万壑,人们从未见到过野生动物。自从大规模营造酸刺林后,雉鸡、沙半鸡成群生活在林内,特别是山兔数量的增加最快。全县每年可捕获山兔十万余斤。野生动物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山地肥力,捕捉害虫,保护森林和农田,促进了林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