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汉中面皮(Hanzhong Mianpi),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口感软糯,香辣。

制作方法

汉中盆地,又称汉中平原,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勉县至洋县间的河谷盆地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汉江上游。汉中山清水秀,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盛产稻米,素有“西北小江南”,“鱼米之乡”,“国宝之府”之称。
汉中面皮是以当地盛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提前将大米淘洗干净,浸泡后磨成米浆,调至浓稠合适,然后在特制的面皮蒸笼上铺上一块蒸布,用勺子舀适量米浆均匀倒在其上,盖好锅盖大火烧至上气,少顷揭锅盖,沿着锅边匀点清水降温,然后提起蒸布迅速反扣摊在台面上,抹上少许菜籽熟油,防止与下一张蒸好的面皮叠放时粘连。在蒸面皮期间,将扣在台面上的面皮折起来切成条状备用。若是吃热面皮,需要先在碗内调好各种调料,面皮出锅后轻轻的溜入碗内,筷子稍稍搅拌即可趁热享受。
用竹制蒸屉时一次可制作出多张面皮,舀适量米浆分别倒入每层屉布,摊平,叠放好蒸笼,旺火一般3-4分钟即熟,面皮店多用此法,家庭多用铝制蒸屉。
主料:大米(浸泡后磨制成浓稠合适的米浆,上笼蒸成面皮)。
配菜:黄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胡萝卜丝、黄瓜丝等。
调料:油辣子、味精、精盐,调料水(包含醋酱油等)、蒜泥汁 等。有的面皮店还有独家熬制的调料水。油辣子是面皮最最最重要的调料,制作步骤大至为:将菜籽油烧至沸腾冒烟,稍凉,无烟后将油倒入容器内,然后再向热油中加入面皮特制调味料和辣椒面搅拌均匀即可。火侯以辣椒面不变黑,色焦黄为最佳。最好用未脱色原榨菜籽油。面皮特制调味料配方如图(仅举例),和辣椒面比例是的1:5。辣椒面不宜太细,太细容易焦黑,且口感不佳。也可在辣椒面中加入适量白芝麻增香。
1. 面皮蒸笼,或者面皮锅锅(也称面皮锣锣)
材质:铝合金、镀锌铁皮、不锈钢、竹木。
2. 石磨(手磨子),大米打浆机,均有市售成品
产量:大米打浆机每小时可以加工生产约50斤浸泡后的大米,手磨子多农村家庭(山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