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

豌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部分泌酸性物质,连作时这些酸性物质在土壤中积累会影响根瘤菌和根系的生长,连作还会使田间病虫害加剧,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特别是菜用的白花豌豆,反应敏感,因此要实行3~5年以上的轮香豌豆花作,一般前茬作物以土质疏松肥沃、酸性较小的稻田为好,菜田宜用冬闲地。根据地力情况整地时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可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20~30kg、硫酸钾6~10kg或草木灰50~60kg,地力不足的再加施5~10kg尿素。
豌豆播种时要求土壤有足够的底墒,土壤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出苗,若土壤干燥,在播前5~7天浇水。播种前晒种2~3天,能提高种子活力,利于苗全、苗壮。
豌豆多直播,平畦栽培,湿地或地膜覆盖时高畦栽培。条播或穴播,矮生直立品种多行条播,行距约30cm,株距3~8cm,视品种的分枝性强弱而定。蔓生种多行穴播,株行距30cm×50cm,每穴播种2~3粒。播种深度3~4cm,播后耙平用脚轻踏,使种子与湿润的土壤紧密接触,利于保墒出苗。
出苗前忌浇水,以防烂种,这也是播种时要求土壤墒情要足的重要原因。出苗后浇齐苗水,后进行中耕、除草,适当蹲苗,不干不浇水。豌豆是潜叶蝇嗜食的作物之一,从小苗开始注意检查叶背面,及早发现防治。蔓生种始抽蔓前需搭支架,抽蔓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开花前可追施复合肥并浇水,促进茎叶生长和开花坐荚。开花初期不宜浇水,以防落花,如土壤干旱可浇一小水。当下部坐住小荚后进入结荚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追施磷钾肥。
结荚期叶面喷施磷肥及硼、钼、锰等微肥利于增加花荚数,促进籽粒饱满。软荚品种当嫩荚充分长大,种子尚未发育或刚刚开始发育时及时采收,硬荚品种需在籽粒饱满,荚色由深绿变浅绿尚未转黄时采收,不同部位的豆荚生长发育进程不一致,应分期分批及时采收,采收过程注意保护茎叶免受损伤,以免影响后面的豆荚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