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茨菰 介绍

介绍摘要

茨菰,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慈姑(S. sagittifolia)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则栽培以食用其球茎。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珍品。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

栽培技术

育苗:选用宝应刮老乌、苏州黄等茨菰品种。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肥
沃壤土地作育苗地。结合整地施河底淤泥作基肥。于3月上中旬将选好的茨菰粗壮顶芽,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栽入育苗地,栽植深度为顶芽长的一半,每亩大田需备茨菰顶芽20公斤左右。栽后及时搭架、覆膜。植株萌芽期保持浅水层。2—3叶期追施1~2次稀粪水。后期注意通风炼苗。
移栽:可利用肥沃低洼田作茨菰栽植大田。移栽前每亩大田施优质厩肥2 500公斤或绿肥3 000公斤,加氨化磷肥35—40公斤,耕翻入土,整平后上浅水。4月上中旬从育苗地起苗,并将苗的外围叶片摘去,留叶柄20厘米长,然后按行距1米、株距16~20厘米将茨菰苗栽入大田,栽植深度10厘米,每亩栽3 300—4 000株。栽后灌一层薄水,以后浅水勤灌。
植株移栽7—10天活棵后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人粪尿1 000公斤。7月上中旬再追肥1次,每亩施草木灰70—75公斤或碳酸氢铵100公斤促球茎膨大。植株生长前期要适当搁田,搁田程度以田不陷脚为宜。及时除草和剥除植株上的老黄叶及部分侧芽,增强田间通透性。
危害茨菰的主要病虫害有黑粉病、蚜虫、螟虫。黑粉病可用25%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25%粉锈宁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蚜虫可用40%乐果1 5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可用25%杀虫单600—8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