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黔菜,是贵州本地正宗的菜肴。黔菜有三大组成部分:民族菜、民间菜、土司菜。特点是辣醇、香浓、酸鲜、味厚。狭义上,黔菜是采用贵州本地原料,在各民族中长期认同、流行的,具有本地调料特点的菜肴。 广义上,原材料不问出处,只要符合贵州人的口味习惯、烹饪方式,就是黔菜。

简介

民族菜,顾名思义,是少数民族的菜肴。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各种民族菜具有不同又相似的特征,黔菜就是吸纳了这些民族风味。贵州光是酸汤的种类就有很多种,若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以汤的味道来划分则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等;以汤的原料划也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如以民族划分又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鱼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辣酸汤最为常见。总的来说,我们贵州民族菜肴的特点就是酸鲜、辣醇,因为贵州古来少盐,有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所以少数民族食酸以增补体能,吃了酸走路就不会打“窜窜”了。
民间菜的特点就是讲究千滋百味,野趣天成,调味品也是独具的,比如木姜花、薄荷香等,且各种美食都配有各自专属的蘸水,土法秘方很多,这是黔菜的最大特色。
黔菜与川菜最大的区别是原料更丰富多彩。辣椒两家都用,但黔菜就辣而不猛,香鲜味美。具体辣椒品种可就多了,从味型上来说,有油辣、糟辣、酸辣、糊辣、酱辣、腌辣、泡辣、糍粑辣、豆豉辣、盐酸辣、烧辣、香辣等,都是省外所没有的独特的调料,基本上贵州菜都不是单一味道,讲究复合味型,使用多种调料入味、提味,一个菜就是一种味道,每个菜都不一样,很有个性。在做菜的准备工作中,腌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民族菜比较喜欢炖、焖、蒸、烤,而炒制的则较少。
进入贵州的菜系大概有川菜、湘菜和粤菜,然而进来以后这些菜系都不是他们原有的口味了,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比如粤菜加了辣椒,川菜使用了更多的调料,各菜换了黔菜的烹制方法等,这样适应了贵州人的风格,所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就是贵州人的本事,能将外来事物的长处发扬光大,糅合本地特色,并使之更好的为自己服务。
贵阳火锅店是最多的了,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面传入的,生意都是那么好。
首先,重庆火锅最火爆。药膳的、清汤的、麻辣的,什么都有,依着贵阳人的性子,吃重庆火锅就像结识重庆人一样,直爽,可爱,毫不做作。
再其次,就是我们本土的火锅了。有酸汤鱼,有花江狗肉,有花溪鹅火锅,有豆米火锅,有牛肉火锅,有阳朗鸡、青椒童子鸡,有排骨熬汤的奶锅,有肥肠、蹄膀、毛肚火锅,有啤酒鸭、干锅鸭,还有麻辣烫、酸辣烫、清水烫,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还陆续不断的有新火锅品种出来。
贵阳最多的就是洋芋类的小吃了,你可以在很多幽深的小巷子里看到这样的小摊:一个小推车,上面架了油锅,下面放原料,外面围一圈白铁皮。别看外表不起眼,做出来的洋芋好吃得能让你叫天。推着到处走的还有烤玉米,春卷,卤花生,以及挑着到处走的烤豆腐。寻着一条安静的小巷,看见几个人坐在烤豆腐摊前,烤好一块吃一块,蘸颜色红红的细辣椒面,香气在豆腐掰开的瞬间溢满胸膛。其实那烤豆腐摊只不过是一条扁担,一个铁架子,一个装着烧炭的铁盆,铺了一个铁丝编成的网,上面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小方块豆腐,扁担的另一头是个竹篮子,里面是待烤的豆腐和辣椒蘸料。别看是用这些粗粗笨笨的什物来做的,吃进口却是无上的美味。
若是你担心没个遮头顶的地方,你可以选择到大西门的小吃大世界,里面可是大有乾坤,有传说是1874年创制的“清朝”雷家豆腐元子,有花溪十字街的“小保冰浆”,有凉粉、沙锅粉、羊肉粉、黄焖牛肉粉、遵义米皮、豆花面等。
贵州菜中最擅长的是做肉食,尤其是野味,这和少数民族原始部落拿着树叉猎捉动物到现在各家都鸡鸭成群有渊源。一种肉食竞可以做出二十多种不同的味道,做出一桌宴来,像猪肉宴、牛肉宴、蛇宴、羊肉宴、狗肉宴,尤以野生动物而闻名,更能体现贵州人独特的民族烹制技术。煎、炒、炖、炸、煨、煮、焖、蒸各具其色、香、味,通常是配以土制或木制、竹制的器皿盛装。
黔菜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斋宴:贵州的多民族都喜欢吃斋,斋宴特别隆重且丰富:一律以纯天然绿色食用植物为主,分叶类,根类,茎类,及果实类;以酸、辣、咸、甜及清原味为主;烹制以炒、煮、蒸、炸、凉拌为主。
斋宴取材全来自于山中的野生植物,无论是主菜还是配菜,选材中有60%为中药材植物,其营养及药性对身体都有着很大的补给及疗效。贵州人很懂得食物之间怎样搭配的食用方法才是对身体为最好的,就象是一个配药师懂得药物之间的药性需要融合一样,在当地来说,这是一种常识。大部分菜式以辣为主,所调配的辣酱多达二十多种,各具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