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猴骨 介绍

介绍摘要

  • 产地
    云南、贵州、广西
  • 功用
    祛风除湿,镇惊
  • 性味
    酸,平
  • 中文名
    猴骨
中文名称:猴骨。来源为 猴科动物 猕猴或 红面猴的干燥 骨骼。产地主产于 云南、 贵州、 广西、 四川、 广东、 海南等地。采收加工全年可捕猎,捕捉后杀猴去皮、肉,将骨骼晒干或焙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架包括 头骨、 脊椎骨、 肋骨、 尾骨和 四肢骨等,黄白色至淡棕色;头骨与人的头骨相似;脊椎骨较粗大,共28节;肋骨细瘦而弯曲,13对;尾骨15节,从前至后渐细小;四肢骨的掌爪均带皮毛,前肢骨较短,上节骨(肱骨)长10~13厘米,下节骨(尺骨与桡骨)长11~14厘米,后肢骨稍长,上节骨(肢骨)长1

性味和功用

酸,平。 归心、 肝经。 祛风除湿,镇惊。用于 风寒湿痹, 四肢麻木, 惊痫。常用量3~10克。用时需炒制入药。

附注

猴的肌肉干燥后称猴子肉,亦入药。味酸,性平。补肾壮阳,收敛固精,祛风除湿。用于肾虚阳痿, 遗精, 遗尿,神经衰弱及风湿痹痛。常用量15~20克。民间有用于 小儿疳积,食积,腹胀不消。

中药化学成分

骨含大量 碳酸钙;灰分含 钙、 鳞、 镁、 钠等。含柠檬酸盐、乳酸盐、乙糖胺、羟脯氨酸、B一葡萄糖苷酸酶。

相关频道: 猴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