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小银鱼(Grunion), 也叫做加利福尼亚小银鱼(California Grunion),是一种小的海洋食用鱼。身体细长,浅颜色,5到8英寸(12.5至20 cm)长。身体两侧从腮到尾巴各有一条银色的条纹。嘴里没有牙齿。小银鱼只生活在南加利福尼亚海岸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一带。在三月到八月之间的某几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小银鱼会随着涨潮到岸上来产卵。

质量问题

小银鱼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哄抢抬价收购,湖面收鲜质量下降。湖区水产品冷冻加工厂不断增多,沿湖各市、县,在银鱼生产季节,纷纷出船湖面收鲜。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之收购船只和商贩数量逐年增多,致使连年出现湖面收购银鱼哄抢抬价现象。银鱼统货价格从12元/千克猛涨到35元/千克,而不是按质论价。相互抬价收购的结果,不仅价格失控,更严重的是导致保鲜质量下降,使混杂有小鱼、小虾、水草等杂物的质次价高的银鱼进入加工厂,造成损耗高、出品率低。
2、冷藏、保鲜措施不力。全国银鱼产地,尤其是刚移植成功的地区均用水桶、塑料桶带冰保鲜,由于其深度较高,鱼货堆压,且收购船只正常情况下在湖面收购运输约需10小才能回港,先收购的银鱼质量下降较为明显。同时又缺乏隔热保温装置,加冰不足,覆冰不匀,冰质较粗,不能有效地保证冰鲜质量。3、加工厂质量管理不够。少数加工厂质量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完善,不严格按加工工艺操作要求进行生产,擅自省掉“粗漂洗”工序,致使整个漂洗速度减慢,加工时间拉长而影响质量。有些加工厂没有专用漂洗槽而采用冰水流水漂洗,水温高,换水又不勤,杂质残留多,造成成品质量欠佳。4、速冻温度不够。出口银鱼多采用装盒包装后冷冻,冻结工艺设备多为搁架排官冻结,批次加工量小,与冻结间冻结量很难平衡生产,一些小型加工厂则采取随时加工、随时进冻的办法,使速冻间温度不能稳定在-23度以下,速冻变成“慢冻”,鱼体水分析出,冻结银鱼内在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水分析出易使冻块结冻,封住包装盒,影响外观。5、银鱼产品质量不高。长期以来,由于银鱼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外贸缺口量较大,因此,质量较差的银鱼也能销售,造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因此,多年来基层生产单位只重视产量,忽视质量,多数生产单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来管理银鱼的质量,更无责权,另外,在价格上也没有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产品质量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6、没有严格的银鱼保鲜规章制度,湖、库上保鲜措施不力,保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银鱼含水份高, 是易腐食品,只有搞好生产第一线保鲜,即从船上分选、装箱、加冰保鲜做起,直到起卸、加工入库、市场销假售、外贸出口等环节,一环扣一环,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才能保证银鱼的鲜度。保鲜的关键是必须彻底改变散装鱼货,而采用船上箱装。散装的冰鲜鱼的保鲜期只有7-8天,但装箱冰鲜鱼的保鲜期可比散装延长3-4天,既能提高鲜鱼的质量,又可避免卸鱼时的机械损伤。7、冰源紧张,冰的质量不高。我国银鱼的主要保鲜方式是冰藏保鲜,银鱼保鲜的用冰不足问题将随生产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当前渔业上使用的人造冰,除数量不能满足外,质量也较差,冰太“嫩”,极易融化,不能将冰如数地用于我银鱼的保鲜上,冰块粗,多棱角对银鱼鱼体损伤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