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功效

冬凌草 的性味和功用为:苦、甘、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和二萜类、冬凌夏草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辛素以及α一香树脂醇,还有5个未知结构成分。还含有无机元素铁、锌、硒等。主要作用有:抗肿瘤、抗菌作用和解热降燥等功效。
冬凌草的抗瘤作用,在民间主要用来防治食管癌。但是当地长期很少有患这种疾病的。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癌,如艾氏腹水癌、肝癌、网状细胞肉瘤等均有抑制作用;能防止亚硝酸胺所引起的大鼠食管上皮增生转变为癌;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临床实验证明,冬凌草对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及乳癌等有明显缓解症状作用,有稳定和缩小瘤体及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与化疗合用,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对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对急性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显著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等也有良好效果。
研究发现冬凌草还具有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对感冒发热、口舌生疮、焦热上火等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作为中老年人和一些特殊人群,如教师、演员、播音员等日常保健饮品,且有延缓衰老之功效。
冬凌草在济源,鹤壁太行山一带,当地百姓“户户有之”。患牙痛、咽喉痛,泡水饮服,三次即愈。民间有“日饮冰凌草一碗,防皱去斑养容颜,亮嗓清音苦后甘,驱除病魔身心安”之说。
冬凌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在干燥、不易积水的沙性或轻粘质土种植。种植时间在春秋为宜,亩种4000株左右。冬凌草主要管理是中耕除草,防积水。  冬凌草的药用部位是全株,因此,它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干草500公斤以上。作药用,在开花前采收,因为此时的冬凌草药理作用最强;作冬凌草保健茶,在整个生长期均可,鲜叶直接泡茶或与菊花、金银花等配合饮用,也可晒干或烘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