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刺槐 介绍

主要价值

本种根系浅而发达,易风倒,适应性强,为优良固沙保土树种。华北平原的黄淮流域有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区多为四旁绿色和玲星栽植,习见为行道树。
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每当开花季节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工矿区绿化及荒山荒地绿化的先锋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光化学烟雾等的抗性都较强,还有较强的吸收铅蒸气的能力。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叶后,枝条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国画韵味。
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生长快,萌芽力强,是速生薪炭林树种;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刺槐生长迅速,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可供建筑、枕木、车辆、农具用材;叶含粗蛋白,可做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种子榨油供做肥皂及油漆原料。
在食品工业上,槐豆胶常与其他食用胶复配用作增稠剂、持水剂、黏合剂及胶凝剂等。用它与卡拉胶复配可形成弹性果冻,而单独使用卡拉胶则只能获得脆性果冻。用它与琼脂复配可显著提高凝胶的破裂强度。与海藻胶与氯化钾复配广泛用作罐头食品的复合胶凝剂。与卡拉胶、CMC复配是良好的冰淇淋稳定剂。还可用于乳制品及冷冻乳制品甜食中作持水剂,以增进口感及防止冰晶形成。
功能主治
止血。主治大肠下血,咯血,吐血,及妇女红崩。
毒性
误以洋槐幼芽及幼叶作副食品,可因机体对洋槐过敏,或烹调不当,或食用过多,以及食后再经日光照射等因素而发生中毒。曾报道23例,中毒多发生在食后2~20天之间,其表现为脸和手部浮肿,局部刺疼、灼痛或胀痛,发痒,全身无力。解救方法:用食醋2两及蒲公英4两煎服,暂时避免日光照射,2~3天即可缓解。
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淡黄绿色。
①花瓣破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弯曲或平直,爪部细胞纵向伸长,细胞外壁具明显的角质层纹理;下表皮细胞形似上表皮。
②花萼上表皮细胞多角形,花萼基部细胞纵向伸长,有时可见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形同上表皮,但非腺毛密生,且见气孔。
③非腺毛随处可见,完整者长131-413μm,直生或稍弯曲,多为2细胞,基部细胞短小,顶细胞长。
④花萼内薄壁细胞可察见,有的细胞内含黄棕色或浅红紫色物质。
⑤花丝内、外表皮细胞狭长方形。
⑥子房外表皮破片有时可见,细胞狭小,长20-39μm,宽9-15μm。
⑦花粉粒直径30-35μm,壁平滑。
⑧导管细小,常为螺纹。
⑨草酸钙方晶或可察见,长4-10μm。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样品的甲醇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1)展开,然后喷1%三氯化铝(ALCL3)的乙醇溶液,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洋槐甙的Rf=0.46,若改用(4:1:2)的展开剂Rf=0.54,以异丙醇-水(7.6:2.4)为展开剂时Rf=20.70。
化学成份
花含刀豆酸、鞣质、黄酮类、蓖麻毒蛋白。
花蜜含糖0.37%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及苏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含量为花蜜干重的0.002~4.786毫克%。
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28H32O13·4H2O)、刺槐素(acacetin,C16H12O5)、三糖甙、洋槐甙(robinin,C33H40O19)、鞣质等。
未成熟种子及其外面坚皮含刀豆酸。种子含植物凝集素。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3.18%,油酸24.26%,亚麻酸12.04%,棕榈酸4.72%,花生酸3.31%,硬脂酸2.35%,微量的廿二酸及廿四(烷)酸。
树皮有毒,含毒蛋白和毒甙成分。心材含刺槐乙素、二氢刺槐乙素、β-二羟基苯甲酸、β-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2’,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素、紫铆花素、紫铆亭、3,4,5,2’,4’-五羟基查耳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