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白金针菇:学名[Flammulina velutipes (Fr)Sing.,Collybia velutipes (Curt.exFr.)Quel.],
金针菇按色泽分为黄色种、浅色种和白色种三大类。白金针菇(F.var. velutipes),是金针菇的一种,菇体纯白色,抗寒性极强,在 15℃以下均可出菇,以10℃以下出菇质量最好.因此,适合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在日光温室内生产,供应冬春市场,
野生金针菇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世界各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裘维藩等采用瓶栽法栽培金针菇成功。1964年,福建开始金针菇的品种培育工作,在八十年代末期以前,我国栽培的金针菇品种主要是黄色品种。1928年,日本京都的森本彦三郎生产出了菌盖、菌柄都是白色的金针菇。此后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纯白色品种。

营养保健

白金针菇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据分析表明,每百克鲜金针菇中含维生素B253.2毫克,维生素C10.9毫克。每百克干金针菇中含蛋白质13克,碳水化合物52克,矿物质7.56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和核酸。金针菇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成分较全,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高,有益于儿童脑细胞的发育,因此国外称其为"增智菇"。
白金针菇可药用,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降低胆固醇。金针菇中还含有一种叫朴菇素的物质,可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