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槟榔果用法用量

3~9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槟榔果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槟榔 《*辞典》
【出处】李当之《药录》
【拼音名】 Bīnɡ Lɑnɡ

槟榔果别名

仁频(《上林赋》),宾门(李当之《药录》),宾门药饯(《南方草木状》),白槟榔(《药性论》),橄榄子(《食疗本草》),槟榔仁(《外台》),洗瘴丹(侯宁极《药谱》),大腹子(《岭表录异》),大腹槟榔(《本草图经》),槟榔子(《纲目》),马金南(《花镜》),青仔(《中国树木分类学》),槟榔玉、榔玉(《中药志》)。

槟榔果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