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川乌 介绍

减毒方法

川乌的主要炮制方法有蒸法和煮法,这两种方法也是2010版药典川乌的炮制方法。药典规定:制川乌中含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总量应为0.07%~0.15%。区炳雄等”研究表明.微波炮制能明显降低川I乌中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但能最大限度保留总生物碱,与药典规定炮制方法比较,其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且6种单、双型生物碱的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邓广海等研究发现,高压蒸制30 min后,川乌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且与蒸制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时间延长。含量逐渐降低,到180 min后。其含量几乎检测不到.但是随着时间延长,总生物碱含量也有所降低。葛喜珍等研究酵母菌发酵对川乌和附子(黑顺片)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表明,发酵后总生物碱的含量高于煎煮炮制。苏建树等。拍研究发现,酵母菌发酵后川乌药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质量分数分别为0.023 1%、0.0039%、0.0117%,明显低于原药材中的0.1390%、0.0195%、0.0320%,表明微生物发酵有助于降低川乌、附子中毒性生物碱的含量。
近年来,医药学者对乌头的毒理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尤其关注其经典药对减毒增效的作用。张少华等比较单味川乌水煎液、川乌防己1:1和1:2配伍,灌胃给药,配伍后LD50明显大于单煎,表明川乌与防己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秦林等。“研究白芍与川乌配伍前后急性毒性比较发现,灌胃给药,配伍后的LD50明显大于配伍前,表明乌芍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张广平等”研究表明,附子配伍甘草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张帆等研究表明.麻黄、甘草和附子同时进行煎煮能显著降低酯型生物碱的含量,降低附子的毒性。张广平等“比较了附子分别配伍不同比例防风、黄芪、远志前后小鼠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结果表明:附子配伍后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附的LD50和心脏毒性的TD50。从已有的文献报道看出。川乌和附子相配伍能达到减毒增效作用的药物主要是白芍、防己、甘草等,为川乌和附子的临床配伍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