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分类
    家常菜
  • 主要食材
    腊肉
  • 口味
    色、味、香、形均
  • 中文名
    广式腊味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选料上乘,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广式腊味是民间特别受喜爱的一种美食,传播广泛。

简介

腊味是中国民间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上古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而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冬天将肉类以盐渍经风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早在周朝的《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脯”和“腊味”的记载。当时,朝廷有专管臣民纳贡肉脯的机构和官吏。在民间,学生也用成束干肉赠给老师作为学费或聘礼,这种干肉称为“束修”。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早在唐宋年间,阿拉伯人和印度人远渡来广州传经或经商时就携来灌肠类的食品。此后,广东加工肉食的商人,便在自己酶制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产品的经验,经过不断研究创新,遂成为当今的广式腊味。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色、味、香、形均佳,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其花式品种繁多,主要有:生抽肠、老抽肠、鸭肝肠、瘦肉肠、猪心肠、鲜虾肠、冬菇肠、鱿鱼肠、玫瑰肉肠、牛肉肠、东莞腊肠、金银润、五花腊肉、酱封肉等几十种。

食用方法

广式腊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随人所好。既可以信手蒸熟作方便食品;也可配以蔬菜炒食,既可以作拼盘原料,可以供包点、月饼等作肉馅用;也可作为糯米饭、快餐腊味饭、大鸡三味等配料。总之,它既能以“阳春白雪”之身登上大雅之堂,又能以“下里巴人”之身普及寻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