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当归
介绍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中国1957年从欧洲引种欧当归。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国内有些省区也已引种栽培。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功效
当归的来源和作用补阳药说完后,和大家介绍的是补虚药里的补血药。什么是补血药呢?补血药,又叫养血药,凡以滋补生血为主要功效,常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本草纲目》里记载: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当归是补血药里的常用药,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它不但被誉为补血圣药,还是妇科调经的要药。而关于当归,民间流传着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当归的传说故事古时一青年王福,胆大力壮,母子相依,务农为生。近有高山路险,蛇兽横行,少有人去。王意去,母应,让儿完婚再往。成婚后,王将此事忘之脑后,只知夫妻之爱。后在邻居相激下,决定上山。上山前王对其妻说:“我若三年不归,你可另嫁。”三年过去,娘误认为儿已死,劝媳另嫁。谁知改嫁不到半月,王满载好药而归。两人抱头痛哭。原想卖药为妻买衣,现在只有将送给其妻,妻将药全都吃下,企望中毒而死,谁知其妻月经通调。唐诗中“正是归时又不归”就其事而言也。三国时,司马昭攻蜀,蜀国将军姜维的母亲被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当姜母听说儿子率兵投敌时,偷偷写了一封斥责姜维的信,叫人送给姜维。当姜维看到母谕后,心中忐忑不安,照实话说吧,难免泄露天机,坏了大事;不对老母说吧,又不忍她为此而伤心。左思右想,他想了一个办法:拣了两包中药,一包是远志,一包是当归,托送信人带回去给母亲。姜母一看之下,心领神会。原来姜维胸怀远志,打算重振社稷,失去的江山应当重归蜀汉。为了能使姜维毫无牵挂,一心救国,姜母竟撞墙而死了。但后来汉室未振,姜维战死,不免令人唏嘘!当归的来源和作用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产地: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等地。主为栽培。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当归的服用1、血虚诸证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常配伍黄芪、人参以补气生血。2、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如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既为补血之要剂,亦为妇科调经的基础方。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等常配伍桂枝、白芍、生姜等,治疗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4、血虚肠燥便秘常与肉苁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另外,当归根的上端习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为“归尾”,全体称“全归”。归头和归身均长于补血润肠通便;归尾长于活血调经止痛;但现在一般用全归入药,故既能补血润肠通便,又能活血调经止痛。

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