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水苏属
  • 植物界
  • 管状花目
  • 地蚕草
  • 唇形科
  • 双子叶植物纲
  • 被子植物门
  • 别称
    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
  • 中文学名
    地蚕草
  •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及广西等地。
  • 拉丁学名
    StachysgeobombycisC.Y.Wu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色条,多分枝;枝条斜升或开展。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下面多少有粉,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花两性,花簇于枝上部排列成或大或小的穗状圆锥状或圆锥状花序;宽卵形至椭圆形,背面具纵隆脊,有粉,花果期5-10月。

来源

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a geobombycis C. Y. Wu,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洗净鲜用或蒸熟晒干。

性味归经

甘,平。

功能主治

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用于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贫血,小儿疳积。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茎形似冬虫夏草,故又名“土虫草”,民间草药医则称之“甘露儿”,《本草纲目》、《救荒本草》、《食物本草》等医药书籍上均有能治肺痨、心痛、风热感冒等症的记载。有一些农民误作冬虫夏草,除了因其根茎外形类似冬虫夏草外,还因其根茎炖鸡、炖鸭食用颇具滋补强身功效,而类似冬虫夏草。
肉质,味甘,性平,无毒,不但可炖鸡、炖鸭,而且还可腌制成酱菜,加工成蜜饯。在广西云南,把称为“地参”,加工成小包装旅游消闲食品,颇受游客欢迎,销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