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宝宝的脾胃虚弱,而粥的熬煮时间较长,其中的营养已经释放出来,容易吸收,粥既简便做又有营养,特别适合宝宝食用,是宝宝必不可少的辅食之一。

营养粥推荐

夏日炎炎,推荐两种清热防暑的营养粥:
(1)西瓜皮粥原料:西瓜皮250克,大米100克,盐少许,清水适量。制作方法:① 将西瓜皮削去,把瓜瓤切成块状,用盐稍腌,将大米淘洗干净。② 在冷水锅中加入瓜皮、大米,用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煮约15分钟,放盐调食。特点:清香润口,适合婴幼儿食用。营养价值:西瓜皮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暑热解渴,中暑神昏、糖尿病、高血压病,是热性体质的人和夏季常用的保健养生佳品。
注意:西瓜性寒,宝宝脾胃虚弱不可食用太多,幼儿食用过多西瓜易腹泻,夏日避暑可以选择西瓜皮或者番茄作为替代。
(2)番茄银耳小米羹原料:番茄100克,小米100克,银耳10克,淀粉10克,冰糖80克。制作方法:① 将小米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番茄洗净切成小片,银耳温水泡发后切成小片。② 将银耳放入锅中加水烧开后,改成文火炖烂,加入番茄、小米一并烧煮,待小米煮稠后加入冰糖,淋上湿淀粉勾芡即成。特点:白里透红,香甜可口,适合一岁半以上幼儿食用。营养价值:番茄富含维生素,银耳滋阴润肺,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所以此羹具有清热解毒、益胃健脾等功能。
煮粥的时候不易加蜂蜜
蜂蜜对一岁以内的孩子食用是不合适的,煮开了食用也不太合适。因为蜂蜜里含有肉毒杆菌,而肉毒杆菌耐热,难以杀灭。如果没有彻底杀灭,对婴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蜂蜜如果和豆腐搭配,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好。因为豆付味甘、咸,性寒,能消热散血,下大肠浊气,蜂蜜则甘凉滑利,二者同时容易导致宝宝腹泻,另外,蜂蜜中含有多种酶类,豆付中又会有多种的物质,当植物蛋白和有机酸混食时易产生不利人体生化反应的问题。所以,不益把蜂蜜和豆付搭配煮粥。
生病的宝宝该喝什么粥
百合枸杞粥
原料:百合15克,大米50克,枸杞5克。制作方法:将百合洗净泡开,然后同大米加水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再加入枸杞煮至粥稠为止。这道粥具有镇静安神止咳之功效,对宝宝呼吸道感染和感冒发烧有辅助治疗作用,适用于热、咳嗽或久咳阴伤者。
糯米山药粥原料:糯米30克,山药15克,白糖适量。制作方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这道粥可以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进补不防个性化
进补不一定要吃昂贵的药材,对孩子来说,一日三餐的科学合理搭配是最重要的。“药补不如食补”,冬天可让孩子多食用一些红枣、莲子、糯米、山药、龙眼肉和藕等,鸡、鸭、鱼、肉、蛋和奶等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适当食用可增加热量,还有香菇、木耳(黑、白)、鸽子、黄鳝、大豆和板栗等,不妨让孩子多食用。
对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可用黄芪、百合、核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
对于厌食的儿童,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用鸽子粥、虾米有强身健肾的作用。
夜晚盗汗、形瘦肢冷、口渴便干,可采用以下食疗:太子参10克,莲子15粒置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隔水蒸至莲肉酥烂即可。一日一剂,连服15天为一疗程。
治疗因营养不良、缺钙、佝偻病等引起的盗汗,可用泥鳅200~250克,用温水洗去粘液,去头尾、内脏,用适量菜籽油煎至黄色,然后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再加盐适量,喝汤吃肉。每日一次,年龄小者分次服食。一般连用5~6天即可见效。
儿童在冬季应适量吃些硬壳类食品,如核桃、胡桃、栗子和松子等有益智、健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