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梅菜 介绍

介绍摘要

梅菜,主要产地是在梅州地区、惠州地区,相传为梅仙姑送的菜种,故叫梅菜,是广东(梅州、惠州)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腌制食品。梅菜是用鲜梅菜为原料经腌制后再脱盐等工艺制成的产品。梅菜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为岭南著名传统特产。历史上作为宫廷食品而被称为“惠州贡菜”,有古诗描述称:“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而惠州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梅菜之乡”的称号。

矮陂菜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又称为“惠州贡菜”。在惠州以矮陂为中心的乡镇,梅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全镇现有梅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可达2.2万吨,菜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45%,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1995年惠阳市获全国首批百家特产之乡——“中国梅菜之乡”称号。
据华南农业大学化验中心测定:梅菜含糖5.7%、蛋白质5.6%、并含有多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及锌、镁、钾等7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消滞健胃、隆脂、降压等保健功效,并获美国食口管理局认可,被定为“天然健康食品”。
据惠阳志记载,明朝下叶开始生产制作梅菜,距今有四百年历史。它是岭南特产,上京朝贡,为宫廷食品,又称“贡菜”,至今北京各饭店仍保留“梅菜扣肉”粤菜食谱。
梅菜的生产季节是冬季,一般在收晚稻前播种培育,菜苗大约一个月,收完晚稻即栽种。人们大都选择在水利条件好,能自动灌溉的稻田种梅菜,从种植开始,头一星期每天要浇水,第二星期开始,可两天浇一次,相隔一段要施肥,梅菜生长期约80天,待菜芯长至10至15公分便可收获。收获时先将地里的菜砍倒仰晒一天,然后用刀将整棵菜开成菜芯突出、一片一片连成一体的形状。再晒一天,接着把菜放进水泥池内,放一层菜加一层盐,用脚踩实,并用大石块压住,3天后便可取出晒到草地或晒谷坪,每天早上晒,晚上收,中途还要加点盐,晒至七成干,呈金黄色就可以食用了。
梅菜有三种:菜芯、菜片和粗叶,味道清甜爽脆。其中菜芯以芯嫩,色黄,味香为上品,它不但可以做菜,同时又有消暑解热之功效。因此,在炎热的暑天或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人们特别喜爱用梅菜做膳食的佳品。
梅菜做法最有名的是梅菜扣肉。
梅菜的具体诞生,可能一时还没法说清,有人用神传说来表明梅菜的诞生更是无稽之谈,梅菜的具体产生,还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