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丰富,主要起源于我国的广西和云南地 区,上世纪初由传教士引出国外,从此开始了对糯玉米的研究。 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衣阿华州立农实验室最早培育出了 糯玉米杂交品种。糯玉米是受隐性突变基因(WXWX)控制的普 通玉米突变类型,基因位于九号染色体,功能是抑制颗粒凝结性 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导致直链淀粉全部由淀粉分支酶转换为支链 淀粉积累在胚乳中,所以表现为糯性。1950年,美国糯玉米种植面积仅有0.8万hm2,1992 年已 经发展到50万hm2,糯玉米广泛应用于发展淀粉工业、鲜食和 制作罐头,其中利用糯米淀粉产量占湿磨淀粉产量的十分之一。 如今美国利用糯玉米支链淀粉制作的食品已经有五百多种。我国 的糯玉米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开发利用进展缓慢,因此糯玉米在 中国主要用于鲜食,与发达国家相比种植面积、加工手法方面都 有差距。九十年代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糯玉米研究工作进展迅 速,部分杂交品种在生产上成功推广。主要使用的方法是以糯性籽粒或者划分表现类型为依据的遗传设计,将普通玉米自交产生糯 质同型系,用糯质自然授粉品种选育,用作培育糯玉米杂交种的亲本。

相关介绍: 黑糯玉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