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倘塘黄豆腐制作过程

黄豆腐的制作工艺比一般的豆腐讲究,从选豆,碾碎,到煮浆,再到点膏,压制,每一步都是在资深妇女的掌握下进行着。尤其在点膏的时候,必须十分讲究,俗话就说‘豆腐好不好,全凭石膏放得巧’。倘塘豆腐选粒是来自高山上未曾施肥的黄豆,用该地特有的黄石碴矿泉水浸泡后,往往用石磨耐心地磨出来,然后进行烫浆滤渣、酸浆点制、包块成形、火煮染色、上串吊挂等工序,最后形成小镇上独特的一景——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着买。每年秋收过后,只见在石板镶砌而成的街道两边,金黄色的豆腐从瓦房檐口垂落下来,买者只消选中其中一挂,主人便用剪子剪下来,成串地带走。隐隐约约地还可以看见在楼上悬挂的玉米串串,其实生活的实质就是这样的连接,一个丰收的年成就这样把日子推向沉静的冬天。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和当地的物什会发生完美的结合,高山上出产的黄豆和山谷里潺潺流出的黄石渣山泉就是一个完美的珠联璧合。用山泉做成的豆腐,滋嫩细白,这种山泉,在大山之间孕育了千百万年后,流淌出来后已经是澄清洁净了,抚下身去痛饮,只感觉清新扑鼻,甜美干润,此时完全不用担心喝多了拉肚子,只管痛饮个够。起身后不得不探询起这美妙山泉的来头,只见四面环山的倘塘小镇中间,有一条河水向东边流去,犹如玉项链一般消失在远出苍茫的大山中。曾经有外地辛勤的农妇不辞辛劳赶进山里来,高价收购倘塘的黄豆回乡欲做豆腐赚钱,谁知道,除了浆少汁粗外,做成的豆腐咬在嘴里也如同嚼木屑一般。

倘塘黄豆腐味性

做成后的黄豆腐,因需用麻线栓挂而呈十字花纹,含在嘴里生食,质脆味鲜,止渴生津;切片打蘸凉食,质韧香醇;割块炒食,黄色不染,其香绕梁;成块煎食,油而不腻,温润不火;烧烤干蘸,热血润肺,舒筋暖胃;拌酸菜煮食,清爽开胃,消暑解渴;登得喜宴,伴得旅途。和当地有名的宣威火腿煎炒出来,其浓郁的香味可传播数里。可惜豆腐经火腿油浸泡,略嫌油腻。

营养价值

倘塘黄豆腐前景

倘塘黄豆腐因其生产原料稀少,加工方法独特,三百余年来,黄豆腐芳香不减,美名远扬。去倘塘,最数东门街的张徐氏做的好,张徐氏自幼丧父母,和兄长相依为命,16岁就嫁到张家,这个心灵手巧的女子一年以后便掌握了一套娴熟的豆腐工艺,谁知道家道多难,其丈夫突然疯掉,紧接着和她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得病死了,于是两家人,三个孩子五张嘴都在张徐氏的流瓢酱饮中生存。张徐氏靠不断提高豆腐手艺,招引回头客,把三个孩子送进学校,后来纷纷考上省城里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城市工作。三个孩子提出来要张徐氏到城里生活去,可张徐氏拒绝了,依然在小镇上蓝衣素面,每天做着她的黄豆腐。

倘塘黄豆腐商业化

倘塘黄豆腐的销量大增,主要得益于两届宣威火腿美食文化节的隆重推出,胸怀远大理想的倘塘人不失时机地喊出了‘云南十九怪——倘塘豆腐栓着卖’的口号,让更多的外地人知道倘塘黄豆腐。如今在昆明、玉溪的超市里,倘塘黄豆腐柜台前顾客排成长长的队伍,往往上午热买,下午就脱销了。来宣威观光旅游的游客也经常驱车数十里,亲自到倘塘来看看这里源远流长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