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一是中耕除草。中耕时间在5—7月,第1次中耕在5月,中耕深度为10cm左右,清除杂草同时除去树冠下的根蘖苗和树干根茎附近萌生的徒长枝。第2次中耕在6月上旬,进入果熟期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园地表面清洁,便于采果期间拣拾落地的果实。第3次中耕在7月下旬,除去杂草,便于采果,增强防治病虫害的喷药效果。二是翻晒园地。经过近半年的生产管理和采果期间人为的踩踏,致使活土层僵实,需要深翻园地晒土,时间为9月下旬至10上旬,翻晒深度为25cm左右。三是肥水管理。依据枸杞年度生育期内营养生长需肥规律,5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根外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微肥为辅。基本上20d左右灌1次水,进入果实膨大期,15d灌1次水。
一是定干剪顶。对从苗圃起出的苗木要进行修剪,将苗根茎荫生的侧枝和主干上着生的徒长枝剪除。苗木栽植成当年,于苗高40~60cm处剪顶,剪口下10~15cm范围内选留3~4个生长于不同方向的健壮枝于15~20cm处打顶,在当年的生育期内,分生侧枝经短截抽生的第2次枝为结果枝。二是培育冠层。第1年选留的侧枝到第2年发育为主枝,同时在主枝上萌发较多的侧枝。修剪时在主枝上先留生长于枝基中部的徒长枝或直立中间枝着生于不同方向的2~3条,枝间距10cm左右,于枝长20~30cm处短截;进入生长期后,对徒长枝的分生侧枝要及时于枝长的20cm年摘注意通过换气,保持新鲜湿润的空气[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