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
  • 外文名
    Lowproteindiet
  • 中文名
    低蛋白饮食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原料
    黄豆,豆腐
  • 适宜人群
    大众化
低蛋白饮食是一种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一般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的病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5克,总量根据病情一般限制在20--40克(包括动植物蛋白),在限量范围内要求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

介绍

长期以来,低蛋白饮食一直作为延缓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病情进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临床广泛运用。其基本原理基于长期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可明显地降轻肾小球高滤过及高代谢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残余肾单位高压力负荷、延缓肾功能急骤恶化的目的。此外,低蛋白饮食还可减少肾功能不全患者蛋白尿及改善代谢性酸中毒;有研究证明控制高蛋白饮食在预防或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紊乱、直接或间接调节某些细胞生长因子和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生成、减轻肾组织的炎症反应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所有这些也都有益于CKD患者减轻其残余肾单位的工作负荷。
患者膳食蛋白质摄入和机体蛋白质代谢状况的敏感指标,蛋白尿程度是评价慢性肾脏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在肾功能正常时,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分解,其中部分蛋白质.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利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需要,还有一部分经过分解产生含氮的废物如尿素氮等,从肾脏排出体外。在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这此代谢废物的能力大大减退,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废物如尿素、肌酐、胍类等会蓄积在血中。如果在此时进食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小球滤过的负担,并且这些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会在体内积蓄,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物的生成和蓄积,通过降低肾小球的高灌注及高滤过来保护肾功能,从而减轻残余肾单位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延缓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因此低蛋白饮食治疗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非透析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20世纪80年代肾小球超滤过学说的提出,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得到更广泛重视。 Cianciaruso等研究证实,减少饮食中摄入的蛋白质能改善酸碱和磷的紊乱,减轻临床症状,同时慢性肾病患者不会有营养不良的危险。理论上最佳的蛋白摄入量应该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要求,即延缓肾衰竭及减少尿毒症症状,尽量避免营养不良和保证患者的依从性。但长期的过低蛋白饮食患者又会出现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紊乱情况。
饮食疗法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对患者加强饮食护理尤其重要。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