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芡实粥材料

主料:芡实米(150克)糯米(150克)
调料:白砂糖(10克)

芡实粥方法

芡实用新鲜者研烂如膏,陈者研如粉;糯米淘洗干净,两者同煮成粥,食时加少量白糖。
主治止烦渴,除虚热,生熟都适应;主治小腹结气痛,则煮食根。

芡实粥提示

食用此粥时也可用红糖代替白糖。

营养价值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膝痛、产后恢复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腹泻调理。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使人耳目聪明。久服使人轻身不饥。还能开胃助气及补肾,治小便频繁,遗精,脓性白带。作粉食用,益人。但小儿不宜多食,不益脾胃,难以消化。

芡实功效

芡实粥食物特质

芡实又名鸡头子,为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中国中部、南部各省均有产.多生于池沼湖塘浅水中。果实可食用.也可作药用。

芡实粥营养功效

芡实性味甘平,无毒,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干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虚弱、遗尿、老年人尿频、妇女带多腰酸等。芡实种子鲜食可治咽炎。

芡实粥营养结构

据科学测定,每100克芡实含:
钙:37(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磷:56(毫克)、尼克酸:0.4(毫克)、钾:60(毫克)、灰分:0.4(克)、钠:2804(毫克)、水分:11.4(克)、镁:16(毫克)、热量:351(千卡)、铁:0.5(毫克)、能量:1469(千焦)、锌:1.24、蛋白质:8.3(克)、硒:6.03(微克)、脂肪:0.3(克)、铜:0.63(毫克)、碳水化合物:79.6(克)、锰:1 .51(毫克)、膳食纤维:0.9(克)、硫胺素:0.3(微克)

芡实粥贮存方法

要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注意防蛀。

芡实粥最佳食法

芡实宜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芡实宜与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食物一同食用。

芡实粥宜忌

芡实适宜妇女脾虚白带频多,肾亏腰奋酸痛者食用;适宜老年人尿频者食用;适宜体虚遗尿之儿童食用;适宜竖虚梦遗滑精、早泄、脾虚便澹、慢性腹泻者食用。
芡实性涩滞气,一次忌食过多,否则难以消化。平素大便干结或腹胀者忌食。

食谱营养

芡实米: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为人体提供热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物质,保证体内营养所需成分;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
糯米: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比起莲子,同为植物果实的芡实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似乎要“低调”许多,其实,在古药书里,芡实被称作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再加上它有着很好的内敛、健脾的药用,在秋季进补时,来一碗香香甜甜的芡实粥再好不过了。
夏季天气炎热,脾胃功能也有所减退,进入秋凉后功能仍然比较差,不管进补什么都可能不易吸收。因此,此时不妨用芡实适时进补,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等到服用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更加适应了。
在补中益气方面,芡实与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除了滋养强壮外,还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治疗。
食用方法以芡实粥为最佳,将芡实与糯米或粳米一起煮粥,或者加点莲子肉或桂圆肉,不仅味道甜美可口,常食可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民间有用芡实5~100克炖老鸭做汤,美味之余,还可兼治虚烦梦泄、老年人肾虚尿频等症。芡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病、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也有很大的好处。
在治疗慢性泄泻(如慢性肠结核、五更泻等)时,可将芡实、莲肉、淮山药、白扁豆等分,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克,加白糖蒸熟当点心吃。
除了以上吃法,据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种益智强身的芡实食用方法,便是一粒一粒细嚼芡实,直到津液满口时,才缓缓咽下。一般每日嚼咽10~20粒。这种方法由于是用牙齿反复咀嚼,因此一来能使牙齿坚固,二来能促进口腔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再加上芡实又是一种良好的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的保健食品,因此,此法不妨一试。
不过,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

食谱相克

糯米:糯米不宜于鸡肉同食。
健康提示
本粥具有健脾胃,止泻痢的作用,任何人产后均可服用,尤其适宜于脾胃虚弱,反复腹泻者。

营养素

·热量 (1084.00千卡)
·蛋白质 (23.40克)
·脂肪 (2.55克)
·碳水化合物 (244.29克)
·膳食纤维 (2.55克)
·硫胺素 (0.74毫克)
·核黄素 (0.18毫克)
·尼克酸 (3.60毫克)
·维生素E (1.94毫克)
·钙 (96.50毫克)
·磷 (317.30毫克)
·钠 (44.89毫克)
·镁 (97.80毫克)
·铁 (10.86毫克)
·锌 (4.18毫克)
·硒 (13.11微克)
·铜 (1.32毫克)
·锰 (4.58毫克)
·钾 (437.00毫克)
·维生素B6 (0.06毫克)
·泛酸 (0.75毫克)
·叶酸 (10.50微克)
·生物素 (180.00微克)
·维生素B12 (34.5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