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肠胃 介绍

介绍摘要

  • 含义
    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
  • 功能
    营养吸收
  • 外文名
    intestinesandstomach
  • 组成
    胃和小肠、大肠
  • 中文名
    肠胃
  • 所属类别
    人体器官系统
  • 工作过程
    粉碎、乳化、吸收
肠胃一般指消化系统的胃和小肠、大肠部分。而胃和小肠是营养吸收的核心。人体需要的营养几乎都需要经过肠胃。肠胃成为消化最重要的器官。

作用

系统进化
动物的出现,营养的代谢循环展现出与植物不同的全新格局。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到最复杂的动物——人类,食物消化的过程也变得复杂起来。单细胞动物消化食物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到了两胚层多细胞动物,就可以实现了细胞外消化,又具有吸收功能。三胚层动物的出现,如环节动物,它们的消化器官已经分化为前肠、中肠、后肠,可以将食物进行粉碎、乳化等过程再吸收。到了脊椎动物的出现,动物的消化系统得到了完整的分化,出现了咽、食管、胃、大小肠和肝、胰等器官。大自然让人类成为最高级的终端产物,具有了最复杂、最完备的消化系统。
慢性病的发生与肠胃的关系十分“亲密”。如果想从根源明了慢性病的发生规律,就不能不研究肠胃。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食物是怎样在肚子里面消化的呢?肠胃“干活”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明白慢性病的来由。
工作过程
在人的胚胎发育的第20天,胚胎中的原肠管头尾形成了前后肠,中段形成中肠。以后,中肠消失,前肠形成了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近端的大部分;后肠发育成回肠远端的小部分、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原肠管的内胚层衍化成消化管的上皮、各种小消化腺、肝、胰、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以及呼吸道的上皮。
早上起床,人体的肠道开始蠕动了,睡了一夜的你,许多的废物、残渣、污垢、大小便、数百种毒素等待着从肛门排出。现代社会许多人习惯夜生活、夜班,一两年不到,脸上、手上的皮肤就会受到肠道的毒素危害。这些毒素通过血液、经络到达全身的脏器,侵入皮肤层。毒素呈酸性,慢慢地就开始堵住输送皮肤营养的管道,并迅速地腐蚀内部皮肤细胞;长久下去,人的脸上、手上、腿上、背部、胸部等地方,就开始长出大小不一的黑斑、褐斑。而且还会让全身的器官功能开始逐渐衰退。肠道的活动规律一定要遵循,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垃圾”排空之后,就是进餐的时间了。此时,肠道开始了吸收的工作,肝胆也准备好胆汁供食物消化。也许你和家人准备了美味可口的食物,生菜、苹果片、鱼片粥、全麦面包、豆浆、红薯,当然还包括一杯开水。先喝杯水,再吃一勺鱼片粥,一根生菜,十分的香甜可口。此时,舌头下面的唾液腺分泌出大量的蛋白酶、脂肪酶、解毒酶等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分解消化。你的舌头上面突出来的地方,就是味蕾,进行味觉、传递信息的。当这些食物进入你的嘴巴时,通过你的牙齿把所有的食物统统咬碎、磨均,使得味蕾得到全面的接触。味蕾将把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矿物质、水分、非营养物质、有毒成分等等,传递给下一级的消化器官,让它们做好“接待”工作。这时,你轻轻地一吞,食物就通过食管下去,到达了胃部。
咽喉
在到达胃的通道——咽喉,它的前端是咽部,也可以直接吸收液态的营养。如果食物咀嚼得够细小,咽区可以直接吸收部分营养成分。因此,吃饭时,不能狼吞虎咽,以免错失营养良机。
胃分为四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功能有吸纳食物、调和食物、分泌胃液;以及具有内分泌机能,产生一些激素,促进肠胃活动。一般成人的胃,可以容纳12斤食物。当你吃的食物到达胃部时,胃将分泌大量的胃酸对食物进行腐蚀、溶化,并为进入十二指肠吸收做好准备。胃排空食物有差异。对于蔬菜水果类,一般3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白色肉类,如鱼类、鸡类,大概3.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混合型食物,4.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红色肉类,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排空一次。也就是说,如果前面设计的菜式不是你喜欢的,比如你喜欢的是红色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等,如果晚上8:00点吃下去,经过12小时之后排空,应该是早上8:00点才能全部到达十二指肠。假设早上、中午又吃不少的红色肉类,你就会发现,全天你的消化系统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除了消化分解分泌还是消化分解分泌!所以,长年累月吃红色肉类的人群,最容易出现肠胃消化功能下降,胃酸分泌混乱,胆汁分泌失常。慢性病自然最喜欢找上门了。当慢性病出现,病人又吃药物,当药物到达胃区时,胃部到处是红色肉类的天下。胃由于来不及排空红色肉类,最终使得药物无法准确到达目标器官,无法有效吸收并发挥药效,于是药物就会在胃的胃窦区囤积起来。一些断食疗法的临床发现,有的病人出现呕吐时,竟然将十多年前的药物团吐出来,怪不得,药物对这些病人失去效果。更可怕的是,西药的本性呈酸性,病人由于药效得不到帮助,会认为是药的分量不足,加大了服药的分量,最终使得胃部酸度过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坚强的胃黏膜、胃壁损伤或者溃疡。
据中国的居民营养调查发现,农村人群慢性病的发生率逐渐逼近城市居民。原因之一就是膳食结构开始与城市模式接近。红色肉类、乳制品一直是城市居民的重要食物,蔬菜水果的分量很少,随着慢性病在城市疯狂扩展的趋势,营养学家呼吁城市居民要转变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白色肉类的分量,已经有所收敛。但是,农村居民却无知地步城市之后尘,开始大吃红色肉类、乳制品,他们认为,以前没有得吃,要加倍地吃。但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行为,始终要遭受惩罚的。慢性病在农村的蔓延已经开始敲响了警钟:乡下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不要盲目再吃红色肉类了,城市居民已经遭受慢性病折磨;病从口入,拯救你的健康的人,还是你自己!
如果你的早餐类似以上列举的食物,你就不用担心消化不良的问题。

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气行不畅是百病之因,气滞体内,自是阻郁循环。气不畅则精不生,内脏活力自然受损,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肠胃不适,道因也正是如此。
那么缓解肠胃不适都有哪些良方呢?

肠胃穴位按摩法

1、按足三里穴治食欲不振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2、按中脘穴治消化不良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3、按丰隆穴治胀气恶心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与1、2点相同
4、按水分穴治排便不畅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与1、2点相同

肠胃饮食疗法

1、山药莱菔子粥
做法:将100克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加入3钱放入纱布绑好的莱菔子,加白米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消食、理气,适用于脾虚气滞患者。
2、白萝卜银耳枸杞汤
做法:将100克白萝卜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银耳、枸杞各3钱及1500毫升水,熬30分钟。
功效:消食理气、滋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患者。
3、山楂玫瑰花茶
做法:把3钱山楂加1000毫升水,小火煮15分钟后加10个干玫瑰花,当茶饮用。
功效:消食疏肝理气,适用于脾虚气滞的患者。
此外,缓解肠胃不适也可在睡前或醒后,进行一些腹部的按摩,同样可以起到保健肠胃的作用。按摩时,身体平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着对腹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按摩。这对于肠胃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来说,端正坐姿、缩小腹、拉直脊背,也可以避免饭后腹胀。

相关频道: 肠胃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