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茶点 介绍

介绍摘要

  • 发展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
  • 特点
    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
  • 定义
    在茶道中份量较小的精雅的食物
  • 外文名
    teacake;tea;teaandpastries;refreshments
  • 饮茶时间
    早茶,午茶、夜茶
  • 中文名
    茶点
茶点,是在茶道中份量较小的精雅的食物,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点心。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茶点分支:1:广式茶点以:点为主,茶为辅。主要是在正餐时间,目的则为果腹。多需要进行加热,比如烧麦,虾饺,肠粉等。2:潮汕茶点以:茶为主,点为辅。主要是在待客冲茶时,辅助食用。多是成品不需要进行加热,比如南糖,绿豆饼等。

简介

茶点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点心。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茶点既为果腹,更为呈味载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花样不同的茶点类型与风格各异的茶点品种。在与茶的搭配上,讲究茶点与茶性的和谐搭配,注重茶点的风味效果,重视茶点的地域习惯,体现茶点的文化内涵等因素,从而创造了我国茶点与茶的搭配艺术。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明、清。

搭配艺术

茶点体文化内涵

茶点不仅讲究色、香、味型等感观享受,而且注重茶点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扬州,根据名著《红楼梦》制作的“红楼茶点”在“日月明大茶馆”推出,经营的品种丰富多样,包括松子鹅油卷、蟹黄小娇儿、如意锁片等在内的25个品种,每一个品种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顾客在品尝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鲜为人知的制作方法和故事典故。比如松子鹅油卷,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写到贾母叫大家“随便吃些罢”的点心是:“缀锦阁欢宴毕,丫头们捧上两盒点心来,一盒内二样蒸的,即为松子鹅油卷与藕粉桂花糕……”在第六十二回中又说道,“宝玉生日那天,芳官自向厨房传中饭,其中既包括四个奶油松子卷酥……”。其中,奶油松子卷酥也出现在本次推出的“红楼茶点”中。
再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描写贾府的糕类点心,用一种特制的银模具,将米粉压制成菊花、梅花、菱角等40余种花形,而且每一形体只豆子大小。无怪乎刘姥姥在进餐时,看到一个个小果子(点心)玲珑剔透,又想吃,又舍不得吃,特意挑了个牡丹花形的,说带回去给乡下妇女做花样子。

茶点讲地域习惯

茶点的地域性主要是源于一方的饮食习惯。例如:江西省赣北地区盛产茶,尤其以九江庐山云雾茶闻名。当地居民居于本土茶品特性,开发出九江茶饼、酥糖、糍粑、艾米果等经典伴茶茶点。这些茶点大多以当地土产为原料,外形精致小巧,口味清甜独特,配合云雾茶清香茶味,可谓相得益彰。正所谓:赏庐山丽景,品云雾香茗,食九江名点,是为人生一大逍遥乐事。
福建省的闽南地区和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喜欢饮工夫茶的人很多。泡功夫茶讲究浓、香,所以都要佐以小点心。这些小点心颇为讲究,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外形精雅,大的不过如小月饼一般大小,主要有南糖,绿豆茸馅饼、椰饼、绿豆糕等,还有具有闽南特色的“芋枣”,另外还有各种膨化食品及蜜饯。平时家人、朋友在一起品茶、尝点,其乐融融。而广东人称早茶为“一盅两件”,即一盅茶,加两道点心。茶为清饮,佐料另备,既可饱腹又不失品茗之趣。
再如:老北京也有许多茶馆,与南方茶馆有所不同。老北京的清茶馆较少,而书茶馆却很流行,品茶只是辅助性的,听评书才是主要的,所以品茶时的茶点多为瓜子等零嘴,很是随意。但在北京有一种茶馆叫“红炉馆”,做的全是满汉点心,小巧玲珑,有大八件、小八件,主要有北京的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顾客可边品茶,边品尝茶点。

茶点映时代特征

茶点的发展要有趋时性,反映茶点的时代特征。制茶工艺发展到今日,茶叶已经成为许多特色茶点食品的重要原料。这些茶点又使得在饮茶过程中平添了些许味觉与乐趣。例如:绿茶瓜子,是选用上等的南瓜子加绿茶粉精心制作而成的,肉厚,香脆可口,可以剥开取肉吃,也可整粒含在嘴里。因为加有绿茶粉,含有多种的茶元素,不上火,是休闲时健康的茶食品。再如:茶软糖,是选用高级蒸青绿茶同高钙、低脂奶粉精制而成,口感细腻软滑,吃了不黏牙,是高钙、低脂、低热量的绿色茶食品。此外还有茶果冻等等,给风云变幻的茶点市场上注入了很多时尚元素。
再如:现在的广东茶点制作,由于受西餐文化的影响,烘焙类茶点品种较多,常见的主要有乳香鸡仔饼、松化甘露酥、酥皮菠萝包、岭南鸡蛋挞等,还有其他如各式蛋挞、奶挞、酥皮挞、西米挞以及各种岭南风味的酥角等,都是烘焙类茶点的上乘精品。由于烘焙制作的点心,十分讲究选料、份量的搭配,注重造型及烘焙的温度和时间,这样制作出来的茶点才会好看又好吃,并从味道、口感到造型都极具新意,堪称粤式茶点技术与时尚创意的完美结合。
总之,品茶是要茶点相配的,正如红花与绿叶相得益彰。一壶上等的茶品,些许佐茶的点心,再加上完全放松的心情,才能品出好茶的韵味。一杯好茶,配上精致的点心,品茶才更有趣味。

茶点重风味效果

1.茶点要适应茶性
休闲时候喝茶,搭配茶食的原则可概括成一个小口诀,即“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所谓甜配绿:即甜食搭配绿茶来喝,如用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配绿茶;酸配红:即酸的食品搭配红茶来喝,如用水果、柠檬片、蜜饯等配红茶;瓜子配乌龙:即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来喝,如用瓜子、花生米、橄榄等配乌龙茶。
2.茶点要有观赏性
茶点与传统点心相比较而言,制作更加精美,注重茶点的色彩与造型,讲究茶点的观赏性。例如:水晶蝴蝶饺,欲语还羞般晶莹剔透,待饺子蒸熟后快手插上去鱼翅翅针制的“蝴蝶须”,惟妙惟肖,正是妙笔。全素的馅料隔着透明的薄皮现出缤纷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再如:传统茶点鲜虾饺在小巧精致的竹制蒸笼里晶莹透亮,鲜活的虾仁露出羞涩的粉红,隐约可见,入口柔韧而富有弹性,由于馅心当中添加了马蹄泥进去,于是在虾仁的滑腻间留驻了脆爽,似乎特别为茶客留住了春天;而在鲜虾饺的基础上创新的“绿茵白兔饺”,用瘦肉、鲜虾等作馅料,改制成小白兔的形状,用火腿肉点作眼睛,再用芫荽垫底摆盘,活像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戏……
3.茶点要有品尝性
茶点的品尝重在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所以作为茶点应极富有品尝性。例如:“荔红步步高”便是用荔枝红茶汤混合马蹄粉做成的茶点,红白相间,层层叠叠。先把一部分茶汤、马蹄粉、白糖和炼奶混合做成奶糊,剩下的茶汤与白糖、粉浆煮成茶汤糊,把两种糊分层蒸熟,冷冻后用模具印刻成各种形状。细细咀嚼,凉滑,淡雅的荔枝红茶香味流连在口里,配上一杯红茶,回味悠长。再如:榴莲酥,其酥皮薄如蝉翼,表面略刷清油,撒几粒芝麻,轻轻咬开外层薄薄的壳,就像吃到了一颗刚剥开的榴莲,榴莲之多出乎意料,浓郁的香味在舌尖上泛起,这榴莲之浓鲜恰好是榴莲酥的妙境。而用龙珠花茶叶酥炸而成的龙珠香麻卷,是用糯米皮包着瘦肉、虾仁、胡萝卜等馅料卷成“日”字形,再扫上蛋黄、芝麻和龙珠花茶叶,在锅中炸至金黄色而成;茶叶镶嵌在外皮上,星星点点,酥脆易碎,让人唇齿留香。
4.茶点要有多样性
我国茶点种类繁多,口味多样。就地方风味而言,我国就有黄河流域的京鲁风味、西北风味,长江流域的苏扬风味、川湘风味,珠江流域的粤闽风味等,此外,还有东北、云贵、鄂豫以及各民族风味点心。茶点的选择空间很大,在“干稀搭配、口味多样”这个总的指导原则下,可以选择春卷、锅贴、饺子、烧卖、馒头、汤团、包子、家常饼、银耳羹等传统点心中的任意数种,也可以运用因茶的品种不同而创新的茶点品种。例如:茶果冻,是将果冻精心调入4种不同口味的茶叶(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制成,且不添加色素、防腐剂,口味独特,是纯天然的健康食品。此外还有茶瓜子、茶奶糖等等。

广式介绍

茶点介绍

“饮咗茶未呀?”是广州人打招呼的口头禅,在广州话里“饮茶”是喝茶之意,也叫“叹茶”。叹,享受也。这种享受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
广州人饮茶,注重茶好,更看重点心的质量和茶楼的环境。首先在茶楼的名字上极具文学性,建筑风格别出心裁,装饰豪华却不失古朴,茶楼字号越老,其对联和诗词就越多,一副对联或一首诗词,设置在茶居内,显得幽雅,对茶楼来说是一种打扮和宣传;对茶客来说是一种欣赏和劝戒。
广州人饮茶按时间分早茶、下午茶和夜茶:
岭南春早,广州人有早起的习惯,早茶是重头戏。一壶茶、一两笼小点心,或会友,或雅坐,看茶楼将渐渐人满茶浓,即是一种享受,广州人把上茶楼作为谈心雅聚的一种赏心乐事。
生活方式在改变,现在早茶的茶客是老人居多,老一辈茶客保留饮早茶的习惯,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早茶便是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他们也比较节俭,通常是“一盅件”,也就是一壶茶,两件点心,在晨运后聚一起闲谈。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但是在传统的广州家庭聚会都在茶楼里进行的。
从一张报纸、一壶茶的广式下午茶风气传入福州开始,广式点心之风在榕城久久不曾退散,逐渐成为悠闲的饕餮们的保留节目。
广式茶点一向以其精巧细致闻名。吃港式点心,最紧要的在于态度——不要吃得太尊贵精细,也不要吃得太囫囵忙碌。港式茶点是一份茶楼里熙熙攘攘中的笃定,加上一份口味上无可挑剔的平常。不是咖啡店的小资,不是街头摊的民俗,港式茶点,要的就是那一种市民的派头和气息。
有了茶水的滋润,点心可是悦目的艺术,品种的多样令人眼花缭乱:粉面可做成汤类或炒着吃;热气腾腾的生滚粥品;晶莹剔透的虾饺;粉白细嫩的肠粉;料足饱满的烧卖;味香汁鲜的凤爪;咸甜相宜的包点;以颜色形状诱人的糕点;小吃有荤有素总有一款合心意;西式点心也粉墨登场……不可一一尽述。
进到茶馆里,首先选好桌子坐好,服务员会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茶位;每位茶位费从2元到6元不等;先任选一壶自己喜爱的茶;然后在餐单上依茶点对应的括号里填上要的份数;然后就在边聊边饮茶中等待点心的到来;每上一道茶点服务员会主动在餐单上做记号。有的茶楼则会在休息日开“明档”,在开放厨房当场制作点心。食客只需告诉厨师自己想要的点心,厨师便会在相应的栏目盖章,然后就等着点心出炉了。点心通常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在不同的茶楼有何区别。最后结算时就凭这餐单来付钱,有的茶楼会收一定的服务费,不同的茶楼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就这样,丰俭由人,选择合心意的点心,在吃吃喝喝之间,惬意的时光是属于茶客的。

茶点推荐

广式茶点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所谓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其做法多为蒸、煎、炸 三种。
让我们一起进入难得的悠闲时光:
1、茶——普洱茶、铁观音
2、茶饼——桂花茶饼
2、粥——花生猪骨粥、艇仔粥
3、虾饺——水晶虾饺
4、烧麦——鲍汁烧麦皇、蚝皇鲍鱼烧麦
5、肠粉——牛肉肠粉、鲜虾肠粉
6、凤爪——豉汁凤爪
7、糯米鸡——珍珠糯米鸡
8、叉烧包
9、蛋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