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鸦胆子采种处理

种子采集:种子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大而饱满的母株上采集完全变黑成熟的果实。果实采集后放于阴凉处,当果肉变软时,去除果肉,洗净,阴干后真空保存,或放于密封的玻璃器皿中贮存。在自然环境中存放发芽率降低很快,存放半年以上,发芽率降低到40%以下。
种子处理及催芽:鸦胆子种子有休眠期,种子采集后需要放一段时间,使其度过休眠期,才可进行催芽播种。先用50-55℃热水浸种15-20分钟,清洗2-3遍,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少量种子用湿毛巾包好,大量种子以3-5倍湿河砂拌均,置于33-35℃环境中催芽,催芽过程中要保持湿度,7-10天后种子陆续发芽,当见到有10-20%露芽点,即可播种。鸦胆子发芽不整齐,播种后陆续出苗长达一年之久。

鸦胆子播种方法

鸦胆子一般用种子育苗繁殖,亦可用分株繁殖。采收黑色的成熟果实,洗去果肉阴干。用湿沙催芽后播种。按行距20厘米开播种沟条播,种子间距10厘米,盖土1-2厘米,畦面盖草保湿。出苗后及时除草松土。当苗高25-30厘米时,就可出圃定植。

主要价值

鸦胆子以果实和叶入药,为较常用中药。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痢的功能。主治阿米巴痢疾、早期血吸虫、菌痢,外用治鸡眼、皮疣等。

相关介绍: 鸦胆子粉介绍

相关频道: 鸦胆子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