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北芪 介绍

史料记载

《本草纲目》中释名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陶弘景说:“第一出陇西,(今甘肃东南部)洮阳(今甘肃临潭)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岷县之南)者,色白文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白水(今四川北部)者;色理胜蜀平者而冷补”。苏敬(恭)说:“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四川茂汶县)宁州(甘肃、陕西的东西边界)者亦佳。”《药物出产辨》记载:“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产东三省,现时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所产者为优。”《山西通志》也记载“山西大同所产黄芪,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黄芪正品的产地有从甘肃、四川向宁夏、山西过度的情况。综合古今本草的产地和形态的考证,并参考《证类本草》中“宪州黄芪”,可以认为古代正品黄芪是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