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 中文学名
    巴旦木
  • 别称
    巴旦杏,扁桃仁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蔷薇目
  • 亚目
    蔷薇亚目
  • 蔷薇科
  • 亚科
    李亚科
  • 李属
  • 亚属
    桃亚属
  • 扁桃
  • 外文名
    Almonds
  • 俗称
    薄壳杏仁
  • 最大产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巴旦木(Almonds)是出产自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一种坚果。“Badam”从学术上解释,表示“内核”的意思。汉语“巴旦木”是“Baadaam”一词的音译而非意译。“Baadaam”是Almonds(扁桃仁)在世界众多国家的名称,全球80%的巴旦木产于美国加州,此外,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以及中国新疆均有种植巴旦木,该名称因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被当地人熟知。

起源浅考

十八世纪,巴旦木跟随传教士从地中海传入美国,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丰沃的土壤,全年适量的雨水和适宜的温度,巴旦木在加州繁衍生息,加州则让巴旦木走向了世界。如今,加州6000余户种植主、100多个加工商为全世界将近100个国家的人民提供加州巴旦木,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巴旦木供应地,约占全世界产量的84%,外贸价值30亿美元,居美国园艺作物出口第一位。

形态特征

加州巴旦木的果实为灰绿色。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变硬,在7月外筴会开裂。从7月底到8月,裂口增大,露出巴旦木壳体。这使得壳内的巴旦木核和果仁得以晒干。整个果仁和茎脱离。临近收获期,外筴外全裂开。

相关记载

巴旦木又称巴达木或巴旦杏,也有俗称薄壳杏仁。全球80%的巴旦木产于加州,中国新疆也有种植,主要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其别名甚多,古时称扁桃、扁核桃、婆淡树,也有称:巴旦姆。我国种植巴旦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酉阳杂俎》、《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生长环境

巴旦木喜地中海型气候,高温和日照长,加州中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成功商业化种植巴旦木的地方。巴旦木是加州第二大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加州大部分的巴旦木果园种植面积都不超过100英亩,近90%是家庭式农场,其中许多果园都是由第三或四代家庭成员经营管理。
在我国,新疆是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日照长、干旱。植物为适应此环境,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糖分和油分,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香甜。新疆巴旦木较国外的巴旦木含油、含糖量均高,味更为香甜。 新疆巴旦木品种繁多,约有四十多个,分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软壳甜巴旦木品系、甜巴旦木品系、厚壳甜巴旦木品系、苦巴旦木品系、桃巴旦木品系。前两个家族的最佳品种是:纸皮巴旦、软壳巴旦、薄壳巴旦、双仁巴旦等,维语称“皮斯特卡卡孜巴旦木”、“卡卡孜巴旦木”、“雀克巴旦木。

分布范围

巴旦木又名巴旦杏,也有俗称薄壳杏仁,加州是全球最大的巴旦木供应地,全球超过80%的巴旦木产自加州,美国加州巴旦木销往全球约100个国家。在中国产地则主要集中在新疆,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勒、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

栽培技术

巴旦木嫁接方法

主要用芽接,芽接中又以套芽接(管状芽接)和T字形芽接较为普遍。

巴旦木栽培模式

巴旦木栽培主要有园式和间作式,栽植过密,生长不良,结果很少。根据当地情况,可选用3×5(m),4×4(m),4×5(m)或4×6(m)等方式,即栽27~44株/667平方米。在干旱地区适当密些,在肥沃的灌区可栽稀一点。间作式一般株距为3~4米,行距12.5~50米不等。

巴旦木配置授粉

巴旦木自花不实,可以每隔2~3行主栽品种,配置1~2行授粉品种。

巴旦木整形修剪

巴旦木定植当年定干,第二年后开始整形,可采用疏层形或自然开心形整枝,主干高度50~70cm。疏层形上留主枝5~7个,分为2~3层。开心形上留主枝3~4个,每隔10~20cm左右在主干上交错配置,主枝间方位角90~120度。在主干上除主枝外,其它枝条只要不太密可摘心保留,以促使主干加粗生长。巴旦木的修剪量较轻,冬季修剪和夏剪配合进行最佳。修剪方式与杏相似,幼龄树以轻剪缓放为主,结果枝组适当短剪回缩。对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按需要长度进行短剪,对徒长枝、枯枝、病虫枝及过密枝加以疏除。对盛果期树的修剪以疏剪为主,适当进行短截,注意保留较多的中、短果枝,加强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

巴旦木肥水管理

巴旦木属抗旱、耐瘠薄树种,对土壤适应性强。巴旦木园每年需秋耕1次。生长季应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无杂草。一般无需灌水,但过度干旱时应适时灌水。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积水引起根系腐烂。越冬前灌防冻水效果好。巴旦木树每年秋施基肥1次,以果实采收至土壤冻结前为宜。幼树施2~4t/667平方米农家肥或40~100kg/667平方米复合肥,结果树秋施基肥应酌情增加。巴旦木树生长季节应追肥2~4次。成年树每株每年需氮1kg、磷0.4kg、钾0.4kg。此外,应注意补充含锌、硼、钙等元素的复合肥。

巴旦木落果技术

南疆地区栽培的巴旦木,每年开花量很大,但坐果较少,产量较低,原因如下:
1.栽培方式粗放,大多采取渠埂、田埂定植,造成树体营养缺乏,直接影响花芽分化的进程,从而形成大量的花不完全。
2.授粉组合选配不当,田间配置不合理。巴旦木大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必须配置授粉品种,而不同品种间,配合力也不一致,使得授粉结实率差异较大,选配不当,就会造成结实率低下。
3.忽视整形修剪,造成树形直立,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树体生长与结果严重失衡。
4.花期气候条件恶劣,主要是春季晚霜、大风及沙尘天气。巴旦木开花较早,花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正值晚霜、大风及沙尘天气频繁发生,低温易造成花芽及花期冻害,持续的沙尘天气大大降低花粉散粉率,严重影响授粉受精。

巴旦木增产措施

1.改变传统的渠埂栽培方式,全面推行建园式栽培,提高管理水平。
2.科学选配授粉组合,一个巴旦木园内最好配置两组,交替栽植,相互授粉,以提高授粉结实率。
3.加强树体管理,合理整形修剪,重视拉枝开角,开张树冠,改善光照条件。
4.花期辅助授粉,宜在盛花期进行,生产上常用人工点授、抖授、挂花枝、果园放蜂进行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5.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叶面喷施0.1%硼酸、浓度为每公斤50毫克至100毫克的赤霉素、浓度为每公斤50毫克至100毫克的赤霉素、浓度为每公斤50毫克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地提高坐果率。
6.采取延迟灌冬水、早春灌透水、果园熏烟、树干涂白等措施预防晚霜危害,晚霜前树体喷施尿素或氨基酸,提高树体抗冻能力,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巴旦木国家标准

国家推荐标准:《扁桃仁》(GB/T 30761-2014),于2014年10月27日生效。

种类类型

新疆是大陆性气候新疆巴旦杏品种繁多,约有四十多个,分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软壳甜巴旦杏品系、甜巴旦杏品系、厚壳甜巴旦杏品系、苦巴旦杏品系、桃巴旦杏品系。
“纸皮”,又名露仁。坚果长椭圆形,果壳薄,壳软,平均重1.3至1.4克,仁重0.6至0.8克,出仁率48.7%至58%,含油率54.7%至57.7%,风味佳,品质优。
“双果”。坚果较大,长扁圆形,果壳白色或微显浅黄,较软,平均重1.8克至2.2克,出仁率54%,含油率59.2%,仁饱满,味香甜,品质优。
“鹰嘴”。坚果较大,扁圆锥形,先端尖,稍弯曲,形似鹰嘴。果壳厚,浅黄褐色,较光滑,平均重1.9克和2.0克,出仁率50.2%,含油率50%。仁饱满,棕褐色,味香,品质上,适合加工取仁。早果丰产性好,可作主栽品种。
“克西”。坚果大型,壳较软,浅棕色,壳厚,不易开裂,平均重2.5克,出仁率47%,含油率51%,仁饱满,棕黄色,味浓甜,品质中上。克西早,果性强,果型大,外观好看,味道香甜,宜带壳销售生食,或取仁加工。
“那普瑞尔”,又名浓帕尔。美国主栽品种。该品种果个大而整齐,果仁表面光滑,浅褐色,外观好。外壳簿如纸,出仁率60%至70%,但外壳密封不严,果仁易受鸟、虫侵害。花期早,成熟早,较抗晚霜。
“米森”。坚果果形特大,外壳坚硬,封闭严,商品性好,出仁率40%至45%,抗鸟、虫侵害能力强。果仁饱满,平均重1.0克至1.1克,略带苦味。

病虫防治

巴旦木的病害主要有褐腐病、弹孔病、溃疡病、叶疮痂病、叶枯萎病、果软腐病、冠腐病等。新疆的巴旦木生产上病害较少,只在苗期常见立枯病发生,成年树有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树势弱是易染枝干流胶病,此外还有一些病毒危害巴旦木。巴旦木虫害主要有螨类、蚧壳虫、红蜘蛛、蝽类、蚜虫等。防治以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主要措施是选用无病的健壮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