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燕窝 介绍

介绍摘要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蔬菜,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所筑成的巢穴。燕窝按筑巢的地方可分为“屋燕”及“洞燕”两种,洞燕因其受矿物质影响导致颜色不同,有白燕、黄燕、红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种颜色。燕窝是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被食用的传统名贵食品之一。市面上的所谓“血燕”,据传是人工养殖的屋燕通过“鸟粪熏染法”而制成。

血燕事件

将普通的白燕窝放在装满燕子粪便的箱子中,大约十天之后燕窝就被熏成了红色变成了血燕,或者直接使用食用色素进行染色,通过染色的“血燕”颜色鲜艳且均匀,有时呈暗红或大红色,然后充当“血燕”销售。
多年以来,燕窝一直被认为是高档滋补品,尤其是"血燕",更是珍品中的珍品。但是2011年8月份工商部门的抽检,却使血燕成了社会关注的新闻热点,先是 查出了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不合格率达100%,接着,血燕身份和来源也遭到了质疑,市场上的血燕下架停售。
“血燕”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走私燕窝的泛滥。走私燕窝无需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检验,逃避了政府的监管,违法成本的低廉让大量商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根据中国传统的“吃啥补啥”的养生理念炮制了“血燕”。燕窝走私进来后,商家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少量正规进口部分燕窝,大量销售走私的低质量或假燕窝,消费者也无法分辨究竟是正规进口的燕窝还是走私进来的质量无法保障的燕窝,工商部门也无法监管控制,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燕窝制假售假的行为泛滥,“血燕”也大量充斥市场。
2015年3月,首批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燕窝已经通过检验检疫,不久将正式上架进入杭州市场。这也是2011年发生“毒血燕”事件后首次进口印尼产燕窝。
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燕窝进行检验检疫,该批燕窝共70公斤、货值14.3万美元,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检验检疫人员对该批燕窝进行了放行。
宁波口岸检验检疫首批解禁后马来西亚燕窝
2011年“血燕门”之后,中国停止了一切燕窝进口。直到2013年,随着我国进口注册燕窝及追溯体系作用的逐渐完善,燕窝进口才陆续恢复。
对于进口燕窝,新的监管要求可以用严苛来形容。进口燕窝区别于以往无法溯源和维权追责的散装进口状态,需要有独立包装,外包装上有中英文注明的品名、重量、燕屋名称、加工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储存条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而且,每一片燕窝都需要有验证码,可以追溯燕窝的源头。
“更方便的是,现在燕窝实行‘一盏一码’,即每一盏燕窝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国内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给出口企业的CIAQ溯源标签。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知道每一片燕窝的身世,确保产品是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