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月子 介绍

介绍摘要

月子,医学上指的是产褥期。产褥期主要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时间。产褥期定到产后的六周,也就是说从胎儿娩出以后到产后的六周这个时间叫做产褥期,民间俗称“月子”。

传统禁忌

忌刷牙
很多老一辈的总是叮嘱产妇坐月子一个月不要刷牙,否则“生一个娃,掉一颗牙”。这实质上是反映出孕产妇不注意口腔牙齿卫生的危害。有人错误地理解为产妇不能刷牙,这也是造成孕产妇牙齿脱落的原因。传统习俗认为,产妇刷牙会引起牙痛病,这恰恰与医学科学的道理相反,其实不刷牙,污垢得不到及时清除,会增加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而引起牙痛病。
妇女在怀孕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或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可以有牙龈充血、水肿,容易出血,特别是刷牙时出血。另外,怀孕后牙齿的矿物质往往补充不足,牙齿的坚固性差。这些情况已对牙齿不利,再不注意口腔卫生,使口腔内的细菌增多,在大量细菌作用下,食物残渣中的糖类得以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形成龋齿,专家建议超柔护齿月子牙刷,不会碰到冷水而留下月子病。
忌洗澡洗头
老人要求产妇不要洗澡、洗头的原因,是担心生产过后全身的毛细孔都会张开,包括头皮,如果坐月子期间洗头,可能会使得头皮表皮短暂缺氧,而造成会有偏头痛的后遗症,还担心虚弱的产妇在洗澡之后,接触冷空气而发生感冒;而且如果身体受冷可能会影响恶露的排除。上述理解均是错误的。古代月子期间,缺少保温取暖措施,加之使用的都是冰凉的井水,如果洗头洗澡容易受凉。现在生活条件提高后,在保证房间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最好是卫生间能有浴霸取暖,则产妇应尽快洗头洗澡。不洁净的身体和头发不但令大人容易感染病菌,更容易将病菌传染给孩子。
忌白开水
一般产妇在怀孕末期通常都会有水肿现象,而产后坐月子正是身体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身体机能会使积聚的水份发尽量排出。如果是剖腹产的妈妈可能需要服和一些药物,则仍需饮用适量的水分,不过不要一次就大量喝水。每次饮水量在200毫升以内,每天不少于2000毫升。当然由于月子期间产妇会进食大量的汤,喝白开水的数量也可以略少一些。
忌吹风、忌外出
老人们认为产妇身体虚弱吹风可引起感冒,一个理由是产后全身筋骨松弛,如果让冷风吹袭到骨头,以后有筋酸痛的可能。现在医学专家建议妈妈们坐月子期间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最好能在22-24摄氏度,同时不要里三层外三层重重包裹。因为本来产妇在月子期间属于排出体内水份过程,由于过度包裹反而容易造成出汗,继而容易着凉感冒。月子期间产妇以穿着长衣长裤不感到冷也不感到热为好。
如果是夏季闷热。可以让电风扇对着墙吹,使室内空气流通。老人们过去要求紧闭门窗,目的是希望产妇不要吹风,其实只要冷风不直接吹袭,室内应该还是应当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每天应该将窗户打开通风,确保室内空气不污浊,以免降低人体抵抗力。
古代产妇生产是污秽的不宜见人不能进入寺庙之中。现代当然不一样,减少外出无非是希望抵抗力较差的产妇不要因此而感冒。其实产妇在月子期间如果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产妇应该到户外去享受下阳光的照耀,以便钙质的吸收。
忌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不卫生,对产妇来说应是以温补为宜。尤其是要提前明确产妇孕前对哪些食物过敏,哪怕再有营养,产后也不宜使用。如果不对食物过敏,则适当进补海鲜也是提高营养、加速恢复的好方法。
忌酸咸食物
其实这个说法,准确的说应该是忌食刺激性的食物,因为产妇进食的所有食品均能经由母乳带给宝宝,宝宝肠胃娇嫩,不能适应刺激性的食物。
忌看书看电视、忌流泪
产妇月子期间由于长时间卧床无所事事,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玩手机会造成视力疲劳,因此月子期间看电视、看书、看电视均要适度。
忌提重物、忌用冷水洗东西、忌劳累
这些动作都需要用力,用力时会拉扯到腹部的肌肉,对于剖腹产的产妇用力不当还可能是发生伤口损伤。过度劳动也不利于顺产但是会阴撕裂的产妇的身体康复。
冷水会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造成温度降低,但是产妇接触冷水的皮肤会产生“热”的假象,这时候去抱婴儿,会造成婴儿不适,哭闹。
如果产妇必须要使用冷水 ,最好先戴上塑胶手套,如果随时要抱起婴儿,则抱婴儿之前应该搓搓双手,确保双手温度等于或者略高于婴儿身体温度。
忌有性行为
通常产后6-8周后是较适合恢复性行为的时机,而坐月子期间是产妇身体复原的时刻,自然就不宜有性行为。此外恶露的排除约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如果实在等不及,最少也该有三个星期的缓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