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白簕 介绍

主要价值

本种为民间常用草药,根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解毒之效,治感冒、咳嗽、风湿、坐骨神经痛等症。

白簕药用价值

性味:苦、涩,微寒。
功用:凉血解毒,逐风,排脓。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肠炎、痢疾、挫扭伤、骨髓炎、骨结核;清热;活血消肿。感冒发热;咳嗽胸痛;风湿痹痛;骨折;刀伤;痈疮疔疖;口疮;湿疹;疥疮;毒虫咬伤。
民族医药
1、傣药
当介,哈扁(西傣):根、全株用于喉炎,腮腺炎,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滇药录》。当介:全株治喉炎,腮腺炎《傣药志》。哥扁:用于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傣医药》。根及全株:用于喉炎,腮腺炎《傣医药》。
2、僳僳药
曲低我普,刺三加:根皮、叶、嫩绿枝尖用于黄疸,肠炎,风湿性关节炎,劳损性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尿路结石,感冒高热,咳痰带血,疖疮肿脓疡等《怒江药》。
3、佤药
五加皮,刺五加:茎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疼痛,脚气病,水肿《中佤药》。
4、彝药
其络赛:根或根皮用于感冒发热,咳痰带血,风湿关节炎《楚彝本草》。包其络赛:根、根皮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风湿瘫痪《滇省志》。
5、毛难药
骂七胀:根、叶用于月经不调,眼痛《桂药编》。
6、仫佬药
马密肥:根、叶用于月经不调,感冒咳嗽《桂药编》。
7、瑶药
三加皮,三角刺:根、叶用于月经不调,百日咳,风湿腰痛,关节痛《桂药编》。九季风:用于肾虚咳嗽,百日咳,月经不调。
8、壮药
芙蓉箭,扣南新,菜井:根、叶用于月经不调,风湿腰痛,关节痛,骨折,黄蜂伤《桂药编》。
9、哈尼药
珠朵:根、根茎用于肝炎《版纳哈尼药》。
10、土家药
三杆风:根皮或茎皮治湿气关节痛,全身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痈疽,流痰《土家药》。三加皮:根用于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胃痛,白带,肺痈;叶用于外伤肿痛。
11、布朗药
当介里:全株治喉炎,腮腺炎。
12、苗药
三夹皮,补笼京:根治咳嗽,肠炎,尿路结石,感冒,腹泻,风湿关节炎,骨鲠喉,骨折,乳腺炎,疖肿疮疡《湘蓝考》。
13、侗药
Sunl, bagx, Sangpsunl bagx(尚专帕):根、茎主治吓故醋猛(蝎虎痧),挫缝刀任(伤筋)《侗医学》。
14、基诺药
阿脚鸡柯:根及全株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外敷治跌打损伤,骨折《基诺药》。
民间验方
①风湿性关节炎:白簕花根60克,切碎,酒水各半炖服。或取白簕花40克,鹅掌金星、爵床各15克,南天竹根、白石榴根各20克,水煎服。
②背疮:白簕花鲜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③腰痛:白簕花根60克,盐肤木30克,墨鱼干2只,酒水各半炖服。
④坐骨神经痛:白簕花根90克,鸭皂树40克,大通筋30克,猪蹄1个,水炖服。或白簕花根50克,三叉虎30克,猪脚节1个,炖服。
⑤腹股沟脓肿、骨结核:白簕花根、鸭皂树各30克,爵床、葫芦茶各15克,鸭蛋1个,水炖服。
⑥跌打损伤:白簕花40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白簕花全草,冷饭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白簕食用价值

白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白簕嫩叶、枝梢中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氨基酸总含量达20.8%,具有健脑和增强脑细胞呼吸作用的功能。经常食用白簕,可以摄入足够的热量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白簕香味独特,民间流行以筋菜作为保健蔬菜,其特有的食疗功效。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主要使用的野菜之一,尤其是节日中常备的生食野菜。

白簕观赏价值

栽培繁殖比较容易,野外资源量大,云南许多民族庭院有栽培的习惯白簕株高,枝繁叶茂,抗性强,不择环境,常用于棚架或攀援树上。枝具刺,是作绿篱的好材料,也可用于庭院或假山上,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