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稷米 介绍

简介

⒈作用。中国古代把国家称为社稷,社指土地,稷为粮食,可见稷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热,抗虫害,生长期短等优点。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陕西等地为主产区,但产量不多。
稷属小粒粮,千粒重为3-8克。加工成米后营养也很丰富,含蛋白质9.6%,脂肪0.9%,碳水化合物76.3%,热量351千卡/百克,粗纤维1.0%,灰分1.3%,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稷的食用方法很多,碾成米称“稷米”,可蒸饭煮粥,磨成面叫“糜子面”,可作糕团或其它小食品。中国蒙古族多用稷米做炒米。稷专业标准以容重定等,分三个等级稷米。
⒉起源。稷起源于中国北方,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时期已是人们的主食。现主要种植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在华中及四川等地有部分栽培,中国与前苏联、印度是世界上生产稷最多的国家。此外,欧洲和美洲的不少地方也有少量栽培。
⒊分类。稷属为黍亚科中一大属,约有400种,起源于赤道热带潮湿生境中。主产美洲热带和非洲。稷为4倍体植物,是一种喜温湿的短日照作物,最适温度25~30(35)℃,相对湿度要求在50%以上。稷的生育周期短,一般为2~3个月,因此适于生长在夏季温高多雨的北方地区,分布可达北纬50度。

功效介绍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③《本草拾遗》:性冷。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稷米的功效:和中益气,凉血解暑。
①《别录》:主益气,补不足。
②《千金·食治》:益气安中,补虚和胃,宜脾。
③《日华子本草》:治热,压丹石毒,能解苦瓠毒。
④《纲目》:凉血解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研末。
宜忌:《日华子本草》:多食发冷气。不可与川附子同食。

食用禁忌

⒈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胃热、湿热症状的患者。体弱之小儿食用。
⒉不适宜人群:其性冷,入脾、胃经,部分人应适当忌食。
⒊选购宜:无过多杂质、颗粒饱满、色泽、气味、口味良好。
⒋选购忌:不完善粒:不完善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未熟粒:米粒不饱满,与正常米粒显著不同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的颗粒。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的颗粒。霉变粒:粒面有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 1.0mm圆孔筛的物质。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及其他矿物质。
碎米:通过直径 1.5mm圆孔筛,留存在 1.0mm圆孔筛上的破碎粒
其他杂质:无食用价
⒌烹调宜:内服:煮食或研未。稷可作饭
⒍食 用 宜:药用部位为黍的种子之不粘者。
⒎食 用 忌:不可与川附子同食。多食发冷气。
⒏储 存:阴凉通风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