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禁忌

【性味】 甘,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陆川本草》:“甘,凉。”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消痈、利水。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淋病、水肿、脚气、痔疮、鼻面酒皶。
①《本经》:“益气。”
②《别录》:“主烦满不乐。”
③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④《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皯,润肌肤。”
⑤《纲目》:“治肠痈。”
⑥《本草经疏》:“能开胃醒脾。”
⑦《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⑧《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⑨《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⑩陈念祖:“能润肺化痰,兼益胃气。”
⑾《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气,水肿。”
⑿《中国药植图鉴》:“罨痔疾肿痛,或洗涤。”
第1步脾胃虚寒者慎服。
第2步《别录》:“久服寒中。”
第3步《得配本草》:“中寒者禁用。”
第4步《中药志》:“寒饮咳喘、久病滑泄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