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小菜谱

1、紫苏粥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一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锅内加水,烧开,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匀即成。紫苏叶辛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
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作用。此粥用于体弱婴儿,对偶感风寒易患感冒者有效。
2、紫苏麻仁粥紫苏子10-15克,麻子仁10-15克,粳米100克。先将紫苏子、麻子仁捣烂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同粳米煮为稀粥食用。具有润肠通便。适用于老人、产妇、病后、体质虚弱等大便不通、燥结难解的患者。
3、凉拌紫苏叶紫苏嫩叶300克。精油、味精、酱油、麻油。将紫苏叶洗净,入沸水锅内炉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盘内,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成。此菜适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强身健体、泽肤、润肤、明目而健美。气表虚弱者忌食。
4、紫苏饮紫苏鲜叶3—5片。白糖。将紫苏叶洗净沥水,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放入白糖成清凉饮料。此饮具有健胃解暑的功效。健康人在炎热天气饮用,可增强食欲,助消化,防暑降温,还可预防感冒,胸腹胀满等病症。
5、紫苏子汤团主料:紫苏子300克,糯米粉1000克。调料:白糖、猪油。将紫苏子淘洗干净,沥干水,放入锅内炒熟,出锅晾凉研碎,放入猪油、白糖拌匀成馅。将糯米粉用沸水和匀,做成一个个粉团,包入馅即成生汤团,入沸水锅煮熟,出锅即成。此汤团由紫苏子与健脾胃的糯米组成,具有宽中开胃、理气利肺的功效。适用于咳喘痰多、胸隔满闷、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便秘等病症。脾胃虚弱泄泻者忌食用。
江浙沪一代至今仍流行元宵节、中秋节或平时食用紫苏汤圆。细心的老人一般初夏时会在庄前屋后种植一些紫苏子,郁郁葱葱的,秋后搜集苏子晒干用可乐瓶收藏起来备用。但大部分还是送给晚辈或其他亲友,自己只留下很少一部分,这还是做成汤圆给小辈们吃得多。
6、紫苏叶茶《海上仙方》紫苏20克,捣碎,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泡闷15分钟后,频频温饮。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鲜品捣烂用)作局部热敷。
紫苏性味辛温,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临床常用于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和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药理研究:紫苏有解热和抑制葡萄球菌生长作用。本方用于乳痈初起,能消肿止痛,退寒热。如同时配以“六神丸”内服,每次20粒,1日2次,效果更佳。高热有汗者忌用。
7、紫苏蘑菇炒鸡片鸡胸肉(切薄片用少许盐、胡椒粉、料酒腌三十分钟),鲜蘑菇适量切片,嫩紫苏叶一把,甜椒、洋葱切片,干辣椒、姜、蒜片少许,油条炸脆切小段。蠔油、生抽各一大匙,高汤两大匙,味精少许。锅里放油烧热,放入紫苏叶炸酥,捞起摆盘周。此时油已呈浅绿,且带有紫苏香味,放入鸡片八分熟,捞起滤干。锅里留一大匙油烧热,放入干辣椒、姜、蒜、甜椒爆香,加蘑菇片,所有调味料,放回鸡片快速拌炒均匀,起锅前加油条翻炒数下即可。

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叶、茎、花、种子和根,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含有紫苏醇、芳樟醇、薄荷醇、紫苏酮、柠檬烯、丁香酚等化学物质,具有特殊芳香和杀菌防腐等多种作用,其根、茎、叶、花和种子等均可入药,为常用中药。
紫苏叶(《本草经集注》)包括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②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含有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约55%,左旋柠檬烯20~30%及α-蒎烯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3-(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等。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含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醛、α-及β-蒎烯、d-柠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苏醇、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性味辛,温。《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入肺、脾经。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作用。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
紫苏子(《药性论》)又叫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性味辛,温。无毒。入肺、大肠经。具有下气,清痰,润肺,宽肠的功效。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紫苏梗(《本草蒙筌》)又叫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性味辛甘,微温。无毒。入脾、胃、肺三经。具有理气,舒郁,止痛,安胎的功效。主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紫苏全株谓之全草,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等症。
最新研究发现紫苏是世界上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资源。美国心脏协会官方网站显示:α-亚麻酸具有:调节血压;调节血脂;抑制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对视觉功能和学习行为活动起促进作用。
营养科学最新成果显示:紫苏醇、柠檬烯(紫苏的成分之一)是一种被发现具有抗癌特性的天然化合物。美国威士康星大学MichealN.Gould博士认为:“已表明柠檬烯、紫苏醇等单萜可防止乳腺癌、肝癌、肺癌以及其它癌症”。据《加拿大-中国商会论坛》研究文章介绍:紫苏的提取物——迷迭香酸(RosemarinicAcid),具有非常好的祛除自由基抗炎效果。性能:已获得美国FDA认可为公众安全食品原料。活性高,种类多,可用于营养科学食品及特殊食用产品。功能:
(1)抗氧化性,
(2)抗病毒活性,
(3)抗炎作用,
(4)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
(5)抗菌。

炮制方法

紫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药理作用抗癌作用

给由7,12-二甲基苯并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瘤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的饲粒有抗癌作用。
其他作用
给易于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紫苏油可延长其存活率,使生存时间延长。紫苏油还可提高大鼠学习能力。
性味:辛,温。
《别录》:味辛,温。
《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药品化义》:入肺经。紫苏子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紫苏子 毒副作用

紫苏子2.3-15.5g/kg喂牛,可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但紫苏子在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毒副作用

紫苏子2.3-15.5g/kg喂牛,可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但紫苏子在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营养知识紫苏子知识介绍: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生于山地、路旁、村边或荒地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紫苏子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至2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野紫苏子略小,直径0.6至1.5毫米,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黄色石细胞层。
均以粒大饱满,色灰棕,种子油性足者为佳。

紫苏子食疗作用: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质润和降;
具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的功效;
主治痰壅气逆,胸中满闷,咳嗽气喘,呕吐反胃,肠燥便秘。

紫苏子做法指导:

1.肺感寒邪,咳嗽痰喘,胸膈烦闷者,可与麻黄、杏仁、茯苓等配伍,以宣肺解表消痰。
2.腹内胀满,饮食不消,欲作霍乱者,可与橘皮、良姜、桂心、人参配伍。
3.思虑伤脾,腹胀呕逆,二便不利者,可与半夏、厚朴、枳实、白术同用。

相关频道: 紫苏籽食谱